2009年2月27日

Nikkei BP:夏普液晶生產線看好上海的理由

附文是Nikkei BP 25日針對Sharp與SVA合作的評析,看到後,順道放了上來。

至於,若你有興趣了解Sharp的未來整體策略,可以參考Nikkei BP的這兩篇文章:
  1. 夏普新工廠──投建第10代液晶線與薄膜太陽能電池“聯合工廠”的目的
  2. 夏普新力兩社長聯袂解說合資液晶10代線的來龍去脈
第1篇談的是成本面(Vertical Integration + Economies of Scale)與範疇面(LCD+Solar Cell),第2篇談的是市場定位(Product Portofolio)與風險分攤(Risk Sharing)。
雖然目前Sharp-Sony 十代線進度因金融危機而減緩,但是,應不至影響到Sharp整個的策略佈局。



【續報】夏普液晶生產線看好上海的理由

中國計劃在上海西南部的莘莊工業園區實施的液晶生產集群項目的整體構想。SVA考慮引進第六代、第八代底板生產線,目前已拿到工廠用地。圖片是《日經微器件》在“FPD China 2008”上拍攝的。框線、箭頭以及說明文字由《日經微器件》添加
日期: 02/25 00:01

夏普正在與上海廣電集團(SVA)接觸,就在當地合作生產液晶電視面板事宜進行談判——針對2009年2月21日部分媒體的報導,夏普當天在回答《日經微器件》的詢問時表示:“報導不是我們發佈的內容。尚不存在報導中提到的事實”(夏普大阪公關室)。

夏普此前已透露,為了提高今後的收益能力,正考慮在海外進行元器件的前製程製造(參閱本站報導1)。

關於液晶面板工廠的整合,夏普曾在2008年12月宣佈,部分中小型面板由第六代生產線即龜山第一工廠製造,關閉三重第一工廠和天理工廠的一部分生產線(參閱本站報導2)。 夏普表示,龜山第一工廠為轉而生產中小型面板,目前已經暫時停產。液晶電視用大型面板正由龜山第二工廠的支援第八代底板的生產線(底板尺寸為 2160mm×2400mm)製造。並計劃從2010年第一季度開始,啟動堺工廠(大阪府)的支援第十代底板的生產線(底板尺寸為 2850mm×3050mm)(參閱本站報導3)。

龜山第一工廠存在以下問題。

支援第六代底板的生產線所生產的“中小型面板”,其螢幕尺寸適於製造10吋~20吋級產品。但是,在該尺寸的面板方面,中國大陸及台灣更具競爭力,夏普在日本生產,存在成本競爭力不切實際的問題。

而且龜山第一工廠的生產能力為6萬塊/月,如果用於生產10吋以下的液晶面板,估計產能將大幅過剩。從這些情況來看,也許在中國啟用支援第六代底板的生產線會更好。(Soniic:與其改生產小尺寸面板自己打爛市場,不如把現有中大尺寸產能給需要的人。)

另一方面,中國正舉國致力於液晶電視面板生產的本地化。SVA正在考慮引進支援第六代底板的生產線和支援第八代底板的生產線,並已拿到了工廠用地 (圖)。SVA目前正在利用與NEC的合資企業——上海廣電NEC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Shanghai SVA NE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在支援第五代底板的生產線上生產電視液晶面板(參閱本站報導4),同時還利用與富士軟片合資的上海廣電富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SVA-FUJIFILM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生產彩色濾光片。

此次上廣電在探討引進液晶面板生產線時,考慮到夏普有六代底板生產線的實際運營經驗,並考慮到引進六代線有利於說服夏普對第八代生產線進行投資,所以才選擇了夏普作為合作對象。

夏普如果做出出售支援第六代底板的生產線,並在中國生產液晶面板的決定的話,將會帶來以下影響。首先會促進目前在中國國內正計劃上馬的液晶面板項目。另一個影響就是包括南韓、台灣面板廠商在內,在中國的液晶電視製造估計會大為加速。(記者:加藤 伸一)

2009年2月26日

家電下鄉貢獻面板營收僅?%

以下是一則國小算術能力考題,請填答『?』的答案。


瑞信:家電下鄉貢獻面板營收僅?%


【聯合晚報╱記者張家豪/即時報導】
2009.02.26 12:26 pm
外資瑞信證券今日指出,中國「家電下鄉」計畫,主要適用售價在2000元人民幣以下產品,以液晶電視來說,約當26吋以下機種。該機種目前約佔中國18%市佔率,因ASP(平均銷售價格)低,以銷售金額統計,市場大餅10-15%。而台灣面板廠來自中國市場營收貢獻約15-20%。由此推估,對台系面板業者的營收貢獻度,僅約%。

工整的產業分析

Oppenheimer 2月2日的這篇「AU Optronics Corp.」分析報告,是一個很好的產業分析報告範本。這應該是Oppenheimer出的第一份的AUO報告。

這份分析報告的目錄中,有“TFT-LCD for DUMMIES”這一附錄小節,就可以看得出來是針對不懂TFT-LCD產業的投資人而寫的。

從第15頁到第20頁的Industry Dynamics,將產業的特性講得很清楚,應該要cover到的產業分析重點都涵蓋在內了,蠻適合拿來當個案分析的industry note。

其餘的,請找小點。

神祕的911k小點:.

2009年2月25日

中國政策:彩電產業戰略轉型產業化專項

中國政府的扶植政策出爐,有意申請者要在2009年5月31日前送件。
(華映:YA!)

產業結構調整是這次政策的核心重點。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CRT生產基地,70%產地在中國的TV都還是CRT TV,在現今TFT-LCD技術成為主流FPD技術之際,CRT龐大的產能與從業人員要何去何從(參考:CRT TVs in China: Live or Die?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在這次的產業轉型政策中,希望LCD/PDP/OLED產業鍊能夠建起來,而將CRT轉型成數位化高解析度產品,加速讓FPD取代CRT。

現在中國政府希望台韓日面板廠商能夠移轉前段生產線到中國境內。只有前段生產線落腳中國,才能吸引上游業者與設備業者,建立產業聚落。問題是,如同先前我一再提起的,台灣與韓國LCD廠到中國設立生產線的誘因不夠大,因為生產成本的下降靠的是規模與技術,並且需要完整的供應鍊配合,而不是人力成本的節省。前幾天傳出Sharp可能會賣六代生產線,理由不是降低生產成本,而是日元匯率不利出口。

因此,目前中國很難吸引First Tier廠商前往設廠。Second or Third Tier廠商,例如,華映,會積極爭取。但是,Second or Third Tier廠商在其國家的長期經營績效就不佳,拉到中國生產,就會提升競爭力嗎?不過,中國的選擇不多,A beggar cannot be a chooser。我們就看看到今年中,中國會爭取到哪些外國廠商前往投資吧!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組織實施彩電產業
戰略轉型產業化專項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有關部門辦公廳,有關中央管理企業:
    為貫徹落實“十一五”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和資訊產業發展規劃,推進我國彩電產業戰略轉型、促進平板顯示產業發展,自2009年起,我委將連續三年組織實施 彩電產業戰略轉型產業化專項。根據《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和貼息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第31號令),以及《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管理辦 法》(國家發展改革委第43號令),現將項目申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要任務

    以支援彩電產業結構調整、打造相對完整的平板彩電產業鏈為目標,以著力提高自主發展能力為核心,以面板重大建設項目為牽引,兼顧目前主流顯示技術及未來發 展,通過國家支援和引導,做大做強彩電整機產業,完善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鏈,增強我國彩電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引導規劃內TFT-LCD、PDP及其他 新技術產品生產線建設,形成持續開發和生產能力;支援平板彩電骨幹企業完善新型平板顯示整機工藝、模組一體化技術研究開發環境,加強共性技術研發;鼓勵以 平板顯示骨幹企業為龍頭,帶動上游關鍵配套材料、模組零部件及工藝設備的產業化,提高國內配套能力。

二、專項重點
(一)彩電整機
  1. 32吋以上平板電視:TFT-LCD、PDP面板模組與整機的融合設計及產業化,整機節能環保設計與產業化。
  2. 新型高解析度CRT電視:數字電視高解析度新型彩管和玻殼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包括納米著色熒光粉、分佈式組合場電子槍透鏡、精細節距陰罩、高解析度DCFL電子槍、輕量化玻殼、薄型短頸節能彩管等。
(二)平板顯示面板模組
  1.     六至八代TFT-LCD液晶面板模組生產工藝技術及產業化。
  2.     八面取PDP面板模組生產工藝技術及產業化。
  3.     OLED(重點是AMOLED)面板及模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三)平板顯示關鍵配套件及材料
  1.  六至八代TFT-LCD液晶面板配套件及材料:混合液晶材料,光學薄膜,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高精度光刻掩膜版及其基材,感光性電極漿料,平板顯示用化學品,驅動IC, 新型背光源,靶材等。
  2. 八面取PDP面板配套件及材料:玻璃基板,感光性電極漿料,熒光粉,玻璃粉,排氣管,PR膠,濕化學品,濾光保護膜,驅動IC等。
  3. OLED配套件及材料:玻璃基板,發光材料,濾光片,光刻和蒸鍍用掩膜版,封裝蓋等。
(四)平板顯示專用製造和測試設備 
濕/幹法刻蝕機,液晶灌注機,清洗機,TFT-LCD用鐳射圖形化設備,光電檢測系統,PDP用曝光機,封排爐,FPC熱壓機,對合機,研磨機,乾燥爐,濕設備等。
三、具體要求
(一)項目主管部門應根據投資體制改革精神和《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專項實施重點的要求,結合本單位、本地區實際情況, 認真做好項目組織和備案工作,組織編寫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並協調落實項目建設資金、節能、環保、土地、規劃等相關建設條件。對於申報PDP專用製造和測試設備、PDP面板配套件及材料的項目,需與整機企業簽訂合作協議
(二)項目主管部門應對資金申請報告及相關附件(如銀行貸款承諾、自有資金證明等)進行認真核實,並負責對其真實性予以確認。
(三)項目承擔單位應實事求是制定建設方案,嚴格控制徵地、新增建築面積和投資規模。項目資金申請報告的具體編寫要求及所需附件內容參見附件一。
(四)本次專項採取紙質材料申報和網上申報並行的組織實施方式。請各項目主管部門于2009年5月31日前,將項目的資金申請報告和有關附件、項目簡介和 基本情況表(見附件二)、項目的備案材料等一式二份(同時須附各項目簡介及所有項目匯總表的電子文本)報送我委高技術產業司。2010、2011年的申報 時間及重點內容另行通知。
請項目主管部門登陸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管理系統http://ndrc.jhgl.org/xxcyh(新興產業一處入口),履行相關網上申報手續。紙質材料申報和網上申報的截止時間相同,項目資訊應完全一致,未履行網上申報手續的項目將不予受理。
(五)在項目主管部門申報的基礎上,我委將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則,組織專家評審,擇優支援。
特此通知。
附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二日
主題詞:彩電  產業化  專項  通知

2009年2月24日

旺旺說你會旺,你就會旺

剛剛網友寄給我一份旺旺時報分析AUO+CMO的報導。報導附於本文最後。

這篇分析報導提到一點很有趣的觀察:AUO+CMO消息一出,導致LGD 23日股價收盤時上漲5.1%。見下圖A034220 23日的股價表現:















為什麼漲?韓國的分析師說

LG Display rose 2.05 percent on expectations of strong first-quarter results.

"First-quarter TV panel sales are surging as LG Display's top clients are increasing market share and LCD TV demand is growing in China," said Jeff Kim, a Hyundai Securities analyst who raised the brokerage's rating on the company to "buy" from "marketperform."
韓國分析師認為LG Display會漲,是因為LG Display第一季的業績預期走強。

大家都喜歡把股票漲跌歸因於單一因素。或許,是陳泳丞說的對,或許是Jeff Kim說得對,但是,誰知道?理由百百種,大家只是拿一種最能配合自己觀點的理由來做文章。要扯誰不會扯?照台灣媒體的程度,就算寫出LG Display的上漲是因為陳水扁不再絕食抗議司法不公,我也不會太訝異。

更何況,套句陳泳丞的話來說,韓國的LG Display會不會漲?也該是韓國的分析師來說,怎麼會是中國時報的記者說得算? 


工商時報 2009.02.24 
新聞分析-雙虎若合併 只樂到南韓
陳泳丞

昨日面板業很熱鬧,除了日本夏普傳出要賣廠給大陸上廣電之外,南韓時報也報導台灣的友達、奇美電又重啟合併談判。一時之間又把大家最關心的台灣高科技產業合併議題給拱上檯面。

實際上友達跟奇美電到底該不該合併?已經是個老掉牙的題目了,不過若是認真去看面板雙虎合併的效益,恐怕答案不會是正面表列的那一邊。

但是有個有趣的狀況倒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到底友達跟奇美電合併好不好?昨天南韓報紙一丟出台灣雙虎可能合併的消息,立刻讓韓國LGD的股價有了反應,終場上漲了5.1%。為什麼漲?答案很簡單,因為台灣雙虎若合併,只會樂到南韓兩大面板廠三星與LGD。

如果純粹只從產能的觀點來看市場佔有率(以玻璃基板面積為計算基礎),三星大約是23.8%、LGD大約19.3%,台灣的友達與奇美電大約各16.2%與14%,表面上看來好像友達與奇美電一合併,立刻產能變成全球第一大、超過三成,但問題來了,出了這種「不幸」的消息,怎麼LGD股價會上漲?

原因在於,在產能過剩的現在,其實大型面板廠合併會是一種災難,尤其是台灣的面板廠缺乏自己下游的品牌出海口,兩家大面板廠合併後,產能是一加一等於二,但是客戶結構重疊,產品的市佔率絕對會是一加一小於二的結果。

也就是說,不管友達跟奇美電是誰併了誰,一合併之後,恐怕立刻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決定到底要關哪些廠?且要裁一大堆人,而且原本兩家公司在產品的合計市佔率上,恐怕也會大打折扣,這樣當然會樂到南韓的競爭對手,所以昨天LGD股價當然漲。

以目前台灣的面板業狀況來說,穩定求生是最重要的事情,設法與大陸需要面板產能的策略去掛勾,則是短中期要趕緊做的第二件事,這時候貿然合併,只會造成混亂。

更何況,套句台灣面板高階主管的話來說,台灣的面板廠要不要合併?也該是台灣的中國時報來報,怎麼會是外國報紙這些外人來宣傳呢?

2009年2月23日

友達+奇美=…

友達=聯『友』+『達』碁
那麼,友達+奇美呢?


奇友
友奇
奇達
達奇
友美
美友
達美
美達

好像沒有一個好聽的。
我建議,仿TSMC,取成Taiwan Panel Manufacturing Company=TPMC好了~

兩家合併的風聲真的傳蠻久的。兩家若是合併,對整個產業都是好事,over capacity的情況會改善。之後,幾頭巨獸分別是:AUO+CMO、Samsung(+Sony)、LG、Sharp(+Sony)。

合併之後,AUO+CMO還是專業的面板廠,不過,還是沒有解決現階段沒有品牌廠支援的情況。不過,有了龐大的產能,AUO+CMO會成為沒有面板產能品牌廠商的首選,這就真的很像TSMC的晶圓代工模式了。

LCD Makers to Benefit From Taiwan Consolidation

By Kim Yoo-chul
Staff Reporter

Along with the memory chip sector, the global flat-screen panel industry is facing a major consolidation, with Taiwan's leading LCD panel makers engaging in detailed M&A talks to increase profitability.

Analysts and industry watchers say such moves, if realized, will help Korean LCD panel duo Samsung Electronics and LG Display raise their global market shar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MO) and AU Optronics (AUO) have restarted the merger talks to get through the economic downturn," an industry official told The Korea Times Sunday.

"Still, executives at CMO and AUO are talking to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discuss government assistance and industry consolidation to ride out the current downturn amid mounting losses,"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who didn't elaborate further.

Spokesmen for Samsung Electronics and LG Display declined to comment.

CMO is the world's fourth-largest flat-panel maker by revenue and Taiwan's second-largest after AUO.

In December,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said it would welcome a consolidation of the island's flat-panel makers as a way to help unprofitable companies in the beleaguered sector suffering from massive losses.

According to market research firm DisplaySearch, the global shares of AUO and CMO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last year were 12.8 percent and 11.4 percent, respectively.

Industry leader Samsung Electronics captured 29.1 percent in LCD panels, followed by LG Display, with 24.7 percent.

"Prices of LCD panels have been showing a slight turnaround since January. But that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struggling Taiwanese LCD makers will go to the black due to weaker client channels," another industry source said.

"Massive operating losses are expected for them in the first quarter. A large scale is pretty important for LCDs. Different corporate culture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are minor issues. Survival is more important," the source said, adding that the South Korean players raised their market share during the fourth quarter, while Taiwanese makers lost some 4 percentage points.

During the fourth quarter, AUO posted a record drop in quarterly sales, falling 42.6 percent to $1.8 billion.

Meanwhile, the two Taiwan companies put workers on unpaid leave from the end of last year, as they idled production facilities due to deteriorating global demand.

The possible industry consolidation is forecast to lift Samsung and LG Display.

Unlike cash-burning Taiwanese players, LG Display is holding 3.42 trillion won in internal reserves, meaning the company is ready to produce more advanced panels.

A Samsung spokesman declined to comment on the internal cash reserves of Samsung's LCD business.

LG Display CEO Kwon Young-soo earlier said it would boost utilization rates in its LCD facilities to 100 percent in March. Samsung also plans to sell 22 million LCD TVs this year ― an increase of 10 percent from 2008.

Samsung plans to slash its investment in LCDs by some 40 percent to below 2.5 trillion won over 2009.

Although Samsung's LCD division posted its first-ever operating loss during the fourth quarter, it still has room to offset falling profits due to strong client channels, such as Sony and Dell.

LCD panels are widely used in TVs,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high-end portable devices.

"If the situation gets worse for Taiwan LCD makers, the government may consider moving LCD lines in Taiwan to the mainland," Ahn Hyun-seung, an official at DisplaySearch Korea, said.

yckim@koreatimes.co.kr



面板雙虎合併? 友達、奇美電重啟談判

正當本周由經濟部主導的DRAM整合將有初步定論之際,國內雙D的另一D產業—TFT-LCD面板產業,今日傳出台灣TFT-LCD雙虎—友達(2409)、奇美電(3009)已重啟合併談判,台灣面板雙虎將合併?
今日上午南韓早報指出,台灣兩大面板龍頭—友達、奇美電重啟合併談判,台灣面板兩虎將合併?友達上午表示,友達以開放的心胸看來待,只要對整體產業有利, 採開放態度,對此項傳言持不否認態度。奇美電上午也表示,該公司亦採開放態度思考產業的未來,但目前沒有任何具體的合併計劃。不過,因奇美電創辦人許文龍 日前指出,奇美電隨時可以換老闆。由於兩兆業者對合併採取開放態度,使得台灣面板兩虎合併的可能性與可行情,正逐漸增高。

兩個月前 傳合併 沒結果

事實上,友達與奇美電的雙虎談合併,早在去年12月份時已傳出,當時,友達、奇美電的12月份營收降至新低,而產能利用率降至50%以下的新低,奇美電更 甚至一度跌破40%。不過,後因大陸家電下鄉政策,送給友達、奇美電20億美元的面板採購優先權,為面板雙虎雪中送炭,因天降甘霖後,反而使得面板雙虎獲 得喘息,在大陸急單下,暫緩談合併。
奇美電創辦人許文龍去年底日前接受平面媒體專訪時表示,自己沒能力把奇美電經營好,讓很多人面臨失業,他感到很痛苦,奇美電隨時可以換老闆,許文龍認為面 板業不是奇美的,如果奇美沒有能力扶持就請別人來扶,老闆可以請別人來做,不一定要許文龍。奇美電裁員讓很多人沒頭路,許文龍說,其實他也很痛苦,不過公 司未來暫時還沒有整合計畫。
另今日市場傳出日本夏普準備把旗下六代廠賣給大陸上廣電,以日本夏普在不堪營運虧損與日圓升值重創的壓力下,近期傳出將與上廣電攜手,準備將位於三重縣龜山市的六代廠整廠技術(包括人員)輸出。
奇美電子總經理何昭陽表示,此舉將使過去幾年來全球面板業維持的恐怖平衡被摧毀,我國政府與業者都應該正視這項中日合作所可能產生的產業板塊移動效應與衝 擊。友達總經理陳來助則表示,過去以來夏普要與大陸業者合作的消息已經傳過太多次,目前正密切注意此事發展。但這項傳聞可能引動面板雙虎整併的意願。

李焜耀:面板景氣將好轉
【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
面板景氣第一季就是谷底?今日面板龍頭友達光電 (2409)董事長李焜耀表示,面板景氣將是其他次產業中最快觸底者,且認為面板景氣將逐季好轉。大同華映 (2371)董事長林蔚山更進一步表示,今年面板景氣在第一季、第二季觸底,將逐漸好轉。
對於近日韓元貶值幅度大,使得新台幣與韓元在幣值競賽,使得台灣面板廠的競爭力上低於韓國,威脅台灣的面板產業,友達董事長李焜耀今日上午以「還可以吧!」說法回應。
【2009/02/23 聯合晚報】
冷眼集》求生!合併機率大增

全球金融風暴導致台灣最引以為傲的兩兆元產業—半導體、面板最先動搖,今年只剩下一兆元都不到。DRAM本周由經濟部進行整併,而TFT-LCD面板雙虎傳出重啟合併談判,台灣兩兆元產業紛紛被迫進行整併,以力求生存。
今日由南韓傳回的消息,台灣兩大面板龍頭—友達、奇美電重啟合併談判,台灣面板兩虎將合併。今日不論友達、奇美電都採開放的心胸看來待,認為只要對整體產業有利,都有空間。過去,面板雙虎談合併,根本不可能,但是,這一次,可能性相當的大。
一位面板業重量級人士表示,友達、奇美電其實一直在談合併事宜,而且,是以友達光電為主導者,而且認為,此次友達、奇美電的整併成功的機率,將超過50%以上。
面板雙虎,龍頭與龍頭要談合併,主要的關鍵在於,經過這一次的全球金融風暴與經濟不景氣,發現面板產業已從單純公司與公司的競爭,變成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 爭關係。這一次,面板空頭景氣來臨時,全球四大面板廠,剛好一分為二,在台灣的面板廠單純的是面板業,而韓國的二大面板—三星與LGD,都是面板加下游的 品牌組合,在需求急減下,各家先用自家的面板,加上韓元的貶值,使得台灣面板廠去年第四季面臨嚴峻的挑戰下,友達、奇美電去年第四季各大虧266億元、 314億元,雙雙創下歷史單季虧損新高。
而去年中國家電下鄉,送上20億美元給台灣雙虎,原本以為台、中結盟有利對抗韓國,但是,今日傳出日本Sharp要賣6代線給上廣電,使得聯中抗韓的策略再遭改變,台灣面板產業自立自強,團體力量大才能衝破面板產業的桎梏。
事實上,自1997年成立的新興產業面板,每一次的空頭循環中都會有購併案,而每一次的購併案都令台灣的面板產業更強,一直走到今天全球前四大,且差一步,就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大。
而這樣的購併都以友達為首,當時還叫達碁 (友達的前身)於2001年左右購併了聯電集團的聯友光電,合併為友達,將友達直接推升為台灣前三大;之後2005年,友達併購廣達集團的廣輝電子,直接 變成第一大,至此,確立友達台灣第一大面廠。友達的每一次的合併都相當成功一如今,傳出友達要併奇美電,兩家合計一年超過7500億元的營收,成為台灣的 超級大廠。
TFT-LCD的整併沒有像DRAM那麼難,因為,雙虎TFT-LCD的技術生根發展,近幾年的發表技術已與國際大廠並駕齊驅,分析師表示,若友達購併成 功奇美電,成為台灣第一大之後,短期友達首先要面對的是奇美電高負債比例,以及重複的產能與產線整合。但面板長期發展需要成龐大的資金,還有面對韓國、中 國國家政策品牌與採購支持。
【2009/02/23 聯合晚報】

Sharp西進中国傳言再起。

上星期六由日本Nikkei business daily掲露Sharp(シャープ,6753.T)計畫在中国設立液晶生産線,現地生産的新聞,在台湾今天的経済新聞頭條,爆炸了

旺旺時報今日的相関新聞与評論有:
  • 面板業恐怖平衡已破
  • 大陸品牌 已非吳下阿蒙
  • 經部:面板高階技術 循序開放
  • 新聞側寫-匯率與貿易壁壘 何昭陽憂心忡忡
  • 面板廠登陸 中國送30億人民幣大紅包
  • 新聞分析-一步輸步步輸 面板開放不宜拖

  • [東京 23日 ロイター] シャープ(6753.T: 株価, ニュース, レポート)は中国大手電気メーカーと提携し、液晶テレビ用パネルを現地生産する方向で調整に入った、と日経新聞21日付朝刊は報じた。シャープは同日、「当社から発表したものではない」とのコメントを発表している。
    シャープの20日終値は前営業日10円安の691円。
    Sharp声明,這不是公司所発表的消息

    這個消息,対於台湾的LCD廠商,真是個震撼的消息,即使只是傳言。
    1997年之後,日本LCD技術接連向外輸出給台湾,台湾今日才有兆元FPD産業。
    如果Sharp真的在中国設液晶生産線,“如果”帯動一波新的技術与生産線外移投資。似乎,対於台湾LCD産業与経済成長的衝撃,看来十分巨大。

    我們知道Sharp従去年12月重整液晶生産線,也知道在目前的需求惨淡之際,Sharp更因為強勢日元,出口雪上加霜。照目前旺旺時報的詮釋,Sharp六代線的資産閒置,因此,需要活化資産,到中国找春天。而陳泳丞的分析甚至出現Sharp与上広電的合作幾乎確定的字眼:
    而對上廣電來說,去年9月底本來已經要自己搞六代廠,但因為資金與技術都沒著落,因此又暫緩。這回之所以能跟夏普談到接近拍板的地步,多少有點時勢造英雄的味道。
    従英文的報導,我們知道目前的傳言提到両個方案,(一)Sharp売旧生産線,(二)SVA希望与Sharp合資。

    第一方案中,Sharp売旧生産線,対於産業的衝撃比較小,因為那只是産能的移轉,産業総産能不変。這方案跟台湾廠商早期的LCD産能需提撥一定比例給日本技術原廠的情形比較接近。対日方而言,可以把資源投注在更高階的産線与産品上,而同時能取得目前主流産品的産能。
    第二方案中,SVA希望与Sharp合資設第六代生産線,這個方案対産業的衝撃較大,因為総産能増加了。従SVA的角度,合資才能快速取得技術,並擁有実質的控制権。雖然,第一方案也可以獲得技術,如同台湾LCD廠商的成長模式,但是速度較慢。然而,SVA先前与NEC的合作称不上成功,SVA大可怪罪NEC出售的LCD技術不具競争力,但是,我認為SVA本身没有能力吸収技術才是関鍵(absorptive capability)。現在的SVA己経能力可以在SVA-Sharp合資上取得較佳的成果?SVA至今的表現,很難譲外界信服。

    我認為Sharp採第二方案的機会不大。就算採取第二方案,従以往Sharp与広輝的合資案経験,SVA成為第二個広輝的機会頗高。

    然而,無論是哪個方案,都符合中国想要扶植LCD産業的政策,中国政府都会給予巨大的優恵。台湾与韓国的政府不是没有能力提供等同的優恵,而是,目前台湾与韓国的LCD廠商並不需要六代生産線的技術。綜合以上的分析,我認為,中国廠商取得六代生産線的技術,改変不了目前的産業現況。

    我的看法是,Sharp若真的外移六代生産線,只不過明説了産業的“最低”競争門檻就是六代生産線。従競争的角度来看,其他廠商的做法応該是加速更高世代的生産線建置,降低成本,提升産品規格,並用旧生産線的効率,壓制落後建置新世代生産線的競争者。外移生産線,在目前看来,応該視為善用旧生産線,防守目的大於進攻,而不是提升未来競争力的做法。

    還有許多延伸的議題,等之後有空再談。

    2009年2月21日

    三神合體救中國面板業?

    對於中國面板廠的競爭力,之前在『哎啊!深天馬的TFT流星拳!』已經談過。
    節錄之前談過的內容:
    中國的五代廠若是著眼於龐大的內需市場、低廉的人工工資、較低的投資金額等因素,那都是不切實際的想像。龐大的內需市場是一種想像,有沒有能力能吃下內需市場不是靠民族情感,而是競爭實力,否則怎麼解釋中國目前倒了一片的民生用品與家電用品產業?低廉的人工工資也是一種想像,對照目前台灣面板產業所需的光電人才大缺貨的情況,中國目前就能夠供應量大質齊(非精)的光電人才嗎?這些人才的工資會比台灣低嗎(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也要搶這些人)?較低的投資金額當然也是一種想像,初期的較低投資金額並非意味未來的投資金額也較低,企業經營是看長期的,當然,如果廠商只是想說只蓋一座五代廠放在後花園驕其妻妾,那另當別論。
    目前中國三家面板廠,還真的各自蓋了一座五代廠驕其妻妾。現在中國政府想把這些廠商三神合體,組成龐大而沒有效率的低能自組織體,進入六代以上的生產線。

    在2005年時,中國政府想要透過進口物料與設備的關稅抵免,扶植面板產業,參見『TFT-LCD產業發展策略 台灣與中國大陸相互較勁』。中國政府為了把面板廠創造的大黑洞填起來,除了三神合體,中國國務院也要提高出口退稅。
    備受外界關注的「中國電子資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已於 日前獲得中國國務院通過,這是中國歷來扶植面板產業最具體的官方文件。該文件明定,在2009- 2011年間將全力扶植面板產業,並延伸性的要強化中國內陸彩色電視的轉型,而顯像管、玻殼等TFT LCD電視關鍵零組件的出口退稅比例也將提高至17%
    目前中國廠商還沒有六代以上的面板生產線,主要以五代線生產monitor面板。等中國搞定三家面板廠,扶植建立六代線,搞不好已經過了2011年了。 因此,預期這幾年,中國的出口退稅不會影響到電視面板市場,但是多少會影響到標準型的monitor市場。

    以monitor panel市場來說,出口退稅,可以彌補一些中國廠商目前的成本劣勢,然而,也就僅止於此。中國廠商的成本過高,無法提供好價錢,且產能太小,很難從客戶那拿到1年以上的長期合約,或是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面板廠商最期望能夠有長期訂單的支援,例如,2009年1月12日,LGD與Apple達成5年期的LCD面板供應合約。對供應方而言,長期合約能夠保障產能的去化、預收advance payment,對於營運穩定性有很大的幫助。 對買方而言,可以免去searching cost,確保貨源。當然,Transaction Cost Theory已經告訴我們訂定長約也不是沒有成本與風險的。然而,在LCD產業,長期的供過於求,pure LCD廠,相當歡迎長期的合作訂單。目前前五大的面板廠,各自有長期合作的出海口,可以消化monitor面板。

    中國面板廠現在很難接觸到first tier的國際客戶,他們主要供貨給monitor組裝廠,最大的面板出海口是TPV。TPV的面板來源很多樣,中國面板廠只不過是TPV客戶群中的一小塊。這顯示出中國面板廠開發客戶的空間真的很小。對他們的客戶而言,如TPV,他們的產能在產業旺季時,是拿來應急的,在產業淡季時,是可以最快丟掉的。

    提高出口退稅是救不了現在的中國面板業的。進入六代以上生產線,擴大產能,降低成本,中國面板廠才有較佳的條件賣面板,然而,這也只是讓中國面板廠死得比較慢一些。如果我是中國政府,我會放手讓中國面板廠倒,留個一家意思意思就好。畢竟中國政府點個頭,讓金融機構揹個幾百億的呆帳,比起台灣容易多了。

    話說回來,當初中國進入面板業,一個理由是中國的面板都來自進口,不利中國平面顯示產品輸出。但是,中國不是言必稱『中國台灣省的友達、奇美…』,啊都『中國台灣』了,把中國台灣的友達與奇美賣給中國的部份改列內銷值,問題不就解決了~中國政府真的不用蓋六代廠了。而且,我相信台灣政府一定不會反對的,馬政府的反應大概是『訝異,還要查證,但是樂觀其成』。

    07Q2~07Q3液晶監視器製造廠商市佔率──按出貨量計
    (資料來源:DisplaySearch,引用自全球液晶監視器台廠代工比達74% 基地皆在中國』)

    面板廠主要LCD Monitor用面板客戶及前五大客戶市佔率──按出貨量計
    (資料來源:DisplaySearch,引用自全球液晶監視器台廠代工比達74% 基地皆在中國』)

    2009年2月17日

    CRT的反壟斷調查仍在進行

    這是上星期的新聞了。
    華映的前CEO林鎮源因為操控1997年至2003年間的映像管價格而被起訴。
    ★美國司法部新聞稿:Former Executive Indicted for His Role in Two Cathode Ray Tube Price-Fixing Conspiracies

    大概提一下1997~1998年的情況。

    1997年時,LCD面板主要是用於NB,12吋面板是主流尺寸。這時候,LCD面板應用到monitor的趨勢已經開始形成。
    雖然LCD開始展露頭角,但是,這個時間點,CRT還是monitor的主流技術。
    CRT幾個巨頭,在1997年~1998年之間,就有明顯的合謀拉抬價格行為。
    我引用尤克熙的「1998年監視器映像管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分析」內文,說明那時的情況:
    自從1995年彩色映像管發生全面性的短缺之後,彩色映像管廠商在一片缺貨聲中積極投入生產線的擴充及設立新工廠,加上1996年的市場狀況不如預期,使得彩色映像管產業自1996年起相繼產生供過於求的情況,如此的情況使得彩色映像管產品價格持續探底,至1997年下半年低價電腦的盛行, 以及亞洲金融風暴的引爆,使得彩色映像管產品價格更是雪上加霜,一直延燒至1998年上半年,由於彩色映像管廠商為避免情況持續惡化,在相繼減產的狀況下,聯合將14吋與15吋彩色映像管的價格提高了10~15%不等但由於日本大部分的廠商早已完全放棄生產14吋與15吋的彩色映像管,因此受惠的廠商只有台灣與南韓兩國的廠商而已

    那時候的價格拉抬十分成功,但也擺明告訴美帝趕快啟動調查。

    這時期CRT價格大戰,造成廠商無利可圖,於是Mitsubishi、Samsung等日韓廠商轉進利潤較高的高階CRT(如短管、特麗霓虹等)的生產,及LCD市場。也因此,原本排名第三的華映接手Mistubishi、Samsung空出來的市場,成為新龍頭。成為市佔率第一也沒什麼好高興的,CRT價格還是很爛,華映1998、1999年都是大虧。
    直到1999年,華映的市場佔有率約25%,受惠於CRT的價格回穩,競爭者退出,彩色CRT成為獲利的主力,占獲利的95.96%。當然,好日子沒多久,華映後來的經營重心轉向LCD,獲利也隨LCD供需變化,大起大落。

    從2000年之後,華映將CRT事業全部移向中國。但是,當LCD供貨緊張時,在中國擁有龐大CRT產能的華映,還偶爾調漲映像管價格。因此,美帝說直到2003年華映仍控制CRT價格,這是很有可能的。

    林鎮源從1983年接華映CEO之後,歷經CRT流血大戰、LCD技術引進,到不在其位之時,LCD與CRT的價格控制訴訟接連而來。我們幾乎可以從他身上看到台灣顯示器產業的發展史。

    Former Chunghwa chief indicted for role in conspiracy
    AFP, WASHINGTON
    Thursday, Feb 12, 2009, Page 11

    A former electronics executive from Taiwan was charged on Tuesday with taking part in a global price-fixing conspiracy involving cathode ray tubes (CRTs), the US Justice Department said.

    A federal grand jury in San Francisco indicted former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中華映管)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Lin Cheng-yuan (林鎮源) for allegedly fixing prices of CRTs used in computer monitors and televisions, the department said.

    Lin, also known as CY Lin, was the first person charged in connection with an antitrust divisio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RT industry.

    He is already under indictment in connection with a price-fixing case invol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panels.

    Lin, another former executive at Chunghwa and an executive of South Korea’s LG Display Co Ltd were indicted a week ago for allegedly taking part in a global conspiracy to fix prices of LCD panels.

    In the latest indictment, the Justice Department accused Lin of “conspiring with others to suppress and eliminate competition by fixing prices, reducing output and allocating market shares” of color display tubes (CDTs) and color picture tubes (CPTs) between 1997 and 2003.

    CDTs and CPTs are both types of CRTs. CDTs are used in computer monitors while CPTs are used in color TVs.

    “This conspiracy harmed countless Americans who purchased computers and televisions using cathode ray tubes sold at fixed prices,” said Scott Hammond, acting assistant attorney general in the antitrust division.

    挖政府的牆,補自己的房,這才是硬道理

    中國政府:期待中國液晶廠商興奮活水噴出!
    華日央:不才願共襄盛舉。

    3液晶國企謀振興 鉅資就能使本土企業雄起?
    2009年02月17日 07:38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對於正處於資金短板中的液晶面板製造商而言,百億元規模的投資,猶如一針興奮劑。”

    “據悉,目前第7.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投資在30億美元,組建第8代則需要40億美元。“可以肯定的是,諸如京東方、上廣電和龍騰三家國有企業將優先享受振興計劃中的政府資金扶持。目前這3條液晶螢幕生產線的投資總額在百億美元上下。”一位相關行業協會負責人昨日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生產線建設將採取企業和政府各掏一部分資金的方式展開。”

    “他們(國產面板商)是‘無底洞’!國家投入鉅資,也難有起色。”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還指出,京東方、上廣電以及龍騰作為國有企業,其僵化的管理體制也成為制約發展的內因。“解決這類問題,並非注資所能及。””

    2009年2月16日

    中華映管擁抱中國,剛好而已

    既然名叫中華映管,一心登陸中國也是剛好而已。
    華映的想法大概是在台灣已經沒有搞頭了,但是拿台灣的技術與經驗到中國,應頗受歡迎。
    借力中國,是華映翻身的機會。

    基本上,我是看衰的。
    華映從投入LCD產業以來,家族內鬥,管理階層動盪,策略搖擺不定,衰敗至今天的境地。
    一家沒有管理能力與策略眼光的企業,老想搭別人的順風車成長,註定是成為他人利益分贓的肉靶。
    大陸中國媒體:華映借殼為登陸建六代廠

    華映入股而在2月14日復牌的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SST閩東,16日演出復牌以來第九根漲停板。
    中國證券報16日報導,華映借殼SST閩東隱藏著華映在大陸中國做大液晶面板產業的夢想。
    報導稱,華映有意在大陸中國建六代廠或更高世代的面板生產線。透過入主SST閩東,不僅可在大陸中國獲得上市融資平台,更有機會從大陸中國提供台資企業總額高達人民幣1,300億元貸款中分得一杯羹,以支應高達人民幣百億元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
    【2009/02/16 經濟日報】

    原始報導在此,可以看看中國媒體怎麼看不起華映的作為:
    华映业绩承诺能否兑现
    华映借壳背后的货款图谋

    2009年2月15日

    關注Pioneer的PDP專利去向

    大家都已經知道這個消息了:『先鋒宣佈退出電視顯示器領域 將裁員1萬人』
    ★官方宣佈:Pioneer Announces Restructuring Measures (PDF 112KB)

    在這個宣佈背後,我比較好奇的是,Pioneer要怎麼處理PDP的專利?或者,更廣一點說,Pioneer的技術、人才、與設備何去何從?
    Pioneer的官方聲明提供,未來將專注到"sound",而不是"display",因此,對於Pioneer而言,現有Plasma的技術、人才、與設備並不具備價值。

    單看技術指標,
    我用最粗的方式,用Google Patents查了一下Pioneer的Plasma專利,關鍵字是「Plasma display」,Assignee是「Pioneer」,共有156個專利。
    若放寬條件,包含application,關鍵字只鍵入plasma,可以查到276個。(相同的條件下,Plasma三強的專利個數:Samsung有556個;Mastsushita有542個;LG有548個)

    以專利的“量”,Pioneer的專利數不如三強,但不代表Pioneer的專利不值錢、不重要。要看他的專利品質,如分析引用數、引用關係圖、Claim等。可惜的是,我手上的分析軟體都過期了,沒辦法做更細緻的分析。雖然網路上可以找到Patent Tools這類網站,可以提供專利的分析,但畢竟不適合大量資料的研究。
    等之後拿到別的分析軟體時,再來分享分析的心得。

    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從已經發生的專利訴訟看出一些Pioneer的專利品質。
    例如,2008年底時,Pioneer wins plasma patent case over Samsung, awarded $59.3 million。
    所涉及到的專利是這兩個:
    • U.S. Patent No. 5182489: Plasma display having increased brightness
    • U.S. Patent No. 5640068: Surface discharge plasma display
    其中,專利號5182489是NEC的專利,1993年的老專利。Pioneer在2004年時,吃下NEC的Plasma事業部,取得NEC名下所有的Plasma技術專利。NEC可是早期日本平面顯示技術的豪門,Plasma與LCD都玩很大,聲勢如日中天。Pioneer藉此次的合併,除了擴大產能,也拿到許多品質優良的專利。

    專利號 5182489的向前引證關係:


    向後引證的關係,一大串,自行點小圖見大圖:


    有65個向後引證。

    另一個專利,5640068,是1997年Pioneer本家的專利,向前引證:
    5640068: backward citation

    沒有前一個那麼威,但是向後引證也有46個。
    5640068: Forward citation

    這場專利勝利,無疑顯示Pioneer在Plasma技術上的強勢地位。畢竟Pioneer曾吃下日本Plasma技術的元老NEC。
    因此, 從非常有限的資料中,我們大概猜測Pioneer有一些不錯的專利與生產經驗。

    然而,有專利技術,沒有產能與行銷能力,終究愈難在餅愈來愈小的Plasma市場上裡生存。
    (根據2008年的統計,Pioneer的市佔率僅約6%,前三強的市佔率都在15%以上,CR3為74%。)

    或許Pioneer可能像IBM Japan最終將相關的專利包裝後賣掉(友達買到超值全餐?友達取得IBM面板相關專利)。
    誰會買?或許是先前賣Plasma面板給Pioneer的Matsushita會買下,以保持其市場的領先原先地位。

    2009年2月12日

    家電下鄉,面板歡呼?

    當台灣媒體告訴你中國的家電下鄉,將提升台灣面板業的營收時,心裡要自然而然的浮現:『一定有鬼』這句話,而不是傻傻地進場買面板股。
    中國媒體本身對於這項政策的批評很多,但是我幾乎沒看到台灣媒體引用(目前的世道,我不期待現在的媒體動腦批評經濟政策)。
    農村人口沒有足夠的消費力,不單單只是電器的購買,還包含電費支付、維修支出:
    但是也有农民揍眉,说高兴补起来。一是即使优惠也没有钱买,二是即使买得起也用不起,三是怕上当受骗,四是暂时不需要。这话怎说呢?农民有教训,电 视机买回来,结果收不到台,地方台转播即有线电视要收费,一年一两百块,加上电费和维修费等乃是不小开支,特别坏了还找不到维修点,必须抬到城里去修,开 机费就是50,还有零件费,经常是敲竹杠乱收费。更是农民买到的往往是几手货,处理品,经常坏,甚至爆炸,厂家欺负农民兄弟。
    有的农村实在穷,还在烧柴火,不需要电饭锅;还在点煤油灯,根本没有电,谈不上用家电;还在池塘洗衣,还不需要洗衣机,再说也没有值钱的衣服洗;有的甚至连像样的保暖的被子也没有,更买不起空调或取暖器……
    家电下乡自然对电子行业是一个解困的重要措施,对部分农民也的确是优惠实惠,但是要农民来承担家电危机重担,就必须给农民更大的优惠,而且配套措施必须跟上,比如有线电视能否不收费,家电厂家的售后服务更周到一些等等。总之不要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把惠农变成了坑农!
    ~摘自『家电下乡是惠农还是坑农?

    令我们深思的是曾晓安的一句话,在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的形势下,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家电下乡”,激活农村消费,可扩大内需。既然知道农民增收困难,财政补贴 应该补在农民最需要的地方,比如医疗、比如教育;既然知道农民增收困难,怎么还用“家电下乡”来引诱农民购买。农村的消费是激活了,内需也扩大了,有些领 导的政绩也凸现了,可后续工作呢?如果要补贴的话,无妨连农村的电价也补贴了。如果电价下降了,相信会激发起更多 农民购买家电的兴趣。
    ~摘自『缺乏农民利益视角的“家电下乡”能走多远

    家電下鄉實際是補貼企業,這一點才是這個政策的核心。
    这么说来,“家电下乡”最大的受惠者应当是家电生产企业,是为“惠商”,或“补贴企业”。这个账并不难算:家电不像喇叭裤,在农村可谓高档消费品,要想让农民产生购买的兴趣,限价与补贴是行之有效的。产品价格的13%名义上是补贴农民,但实质是补贴企业的,这不但是对企业限价的回报,也是激发农民消费的有效办法——毕竟,将13%补到产品与发给农民,虽结果相同,但意义不可同日可语。
    当然,家电企业得到实惠的同时,农民的确获得了购买便宜家电的机会。如果非得说“家电下乡”政策具有惠农含义的话,我认为最终不过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得到了实惠,是为“补贴富农”。穷人没有购买力,理所当然地无法享受13%的补贴,即使为了享受这一补贴而不顾及家庭收入,奢侈消费一把,其后果将不仅与 “支农”与“惠农”相距甚远,甚至一不小心而衍变为“坑农”——昂贵的电费、手机话费将成为农民新的负担。毕竟,我们不能指望每一个消费者都能通过看电视、打手机而找到致富之路。
    ~摘自『“家电下乡”惠农还是惠商 这是个问题

    管他是不是補貼中國企業,對於台灣面板廠若真的有幫助,那我們也樂得接受。
    看看最新公佈的補貼產品清單,到中國官方網站就能看到(here)。

    疑…
    揉眼…

    看來看去,好像都是CRT電視耶…

    中國政府是很Nice的,這中間一定有什麼誤會。
    人家報紙都寫:『友達、奇美電年前與大陸九家彩電商簽下約22億美元的合作意向書,「家電下鄉」使康佳、海信、TCL家電業者向友達、奇美電採購數量將超過1,200萬片,奇美電在22吋、26吋的液晶電視面板上更是「全包」。 』

    懶得一台一台查是LCD或是CRT嗎?放心,證券研究單位都幫你調查好了,康和證券的報告是這樣寫的:
    在彩色電視機一項中,目前共有11家公司,176項產品入選,全部的產品單價均在2000人民幣以下,以符合規定。這11家公司全部是中國大陸本土家電品牌,這點和其他產品入選名單中皆有國際品牌產品不同。而在176項彩色電視機產品中,屬於lcd tv的產品總共僅有33項,比重不到19%,且全部都是26吋以下的小尺寸tv。

    …在考量農村以及三、四級城市居民的購買力後,即使近來因為面板價格大跌,而使得lcd tv的價格也大幅滑落,但是相對傳統crt電視來說價格仍然相對偏高。因此在2000元人民幣價格已經可以購買29吋主流尺寸的crt電視(面積僅略小於 32吋lcd tv之下,家電廠商仍然以crt電視為主打產品就不足為奇了
    看了以上的資料,家電下鄉對台灣面板業的幫助,結論還不夠清楚嗎?

    2009年2月5日

    Antitrust起訴一波接一波

    最新的發展是:
    華映前總經理林鎮源與一位高階主管,和南韓LG Display前副總Duk-mo Koo涉嫌參與操控全球LCD面板的價格;司法部指出,舊金山一大陪審團指控3人,自2001年9月至2006年12月操控面板價格,如果罪名成立,恐將 面臨10年刑期和100萬美元罰金。(source:中時科技 『操控面板價格案 美司法部再控告華映2名主管

    當然,老美強硬的發言是不可少的:
    “Today’s charges should make clear that there are no safe havens for international cartels that violate the U.S. antitrust laws."
    看到了嗎?這才是美帝實力啊!惹到美帝,他們不只能用炸彈轟得你六神無主,也能用司法把你抓到美國受審吃牢飯。
    這一波的起訴,跟上次不盡相同,刑期重了很多!不幸的話,有人可能會被判10年。
    而這次的起訴原由比上一波起訴寫得更加明確詳盡。
    • Attending meetings and engaging in convers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in Taiwan,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discuss the prices of TFT-LCD panels;
    • Agreeing during those meetings, convers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to charge prices of TFT-LCD panels at certain levels;
    • Attending regular group meeting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crystal meetings,” in hotel rooms in Taiwan and agreeing during those meetings to charge prices for standard-sized TFT-LCD panels at certain target levels;
    • Exchanging TFT-LCD shipping, production, supply, demand and pricing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implementing, monitoring and enforcing adherence to the agreed-upon prices;
    • Authorizing, ordering and consenting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subordinate employees in the conspiracy;
    • Issuing price quot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greements reached;
    • Accepting payment for the supply of TFT-LCD panels sold at collusive, noncompetitive prices to custom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lsewhere; and

    • Taking steps to conceal the conspiracy and conspiratorial contacts through various means.
    在美國開始啟動司法調查後,各公司主管參與大型conference時,都已經儘量避開談論面板價格走勢。DisplaySearch以前還有辦過面板廠商高階主管會議,現在根本連辦都不敢辦。

    2年前,為了研究,我曾經到政府單位要廠商共同參與會議的清單,那時政府單位已經很明白的告訴我,任何的廠商會議參加清單都很敏感,不能給我,因為美國開始大規模司法調查了。連最不敏感的台灣面板廠商參與環境保護改善的會議資料都不可得,就可知道美帝調查的深入與廣度。
    總之,美帝的怒火一起,可不是開玩笑的。

    2009年1月16日

    美國司法部:會致力讓所有傷害美國消費者權益的陰謀者付出代價

    首例! 華映3主管將在美服刑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09.01.16 03:12 pm
    美國司法部15日表示,包括前董事長林鎮弘在內的三位台灣華映公司高級主管與一位南韓LG公司的主管,已同意為共謀操縱晶片價格的罪行在美國服刑。
    司法部的聲明說,LG Display和中華映管的這幾位主管將各支付2萬到5萬美元(約台幣66萬6000元到166萬5000元)的罰金,並服刑6到9個月。
    聲明指出,他們已對共謀操縱全球LCD面板價格的指控認罪;LCD面板主要用於電腦、手機與其他電子裝置上。
    負責反托辣斯部門的司法部代理助理部長黛波拉葛薩說:「這是台灣公民因為侵犯反托辣斯法,必須在美國服刑的第一個案例。(These cases involve the first Taiwanese nationals to face impriso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an antitrust offense.)
    她說:「司法部會致力讓所有傷害美國消費者權益的陰謀者付出代價,不論他們住在哪裡,或是在哪裡犯罪。」(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is committed to holding accountable all conspirators who harm American consumers, no matter where they live or where they commit the crime.)
    可能必須在美國服刑的這四位電子業主管,分別是華映公司前董事長林鎮弘、目前仍然在職的劉治軍李學龍,以及LG公司的鄭章徐(譯音)。司法部表示,這些人在2001到2006年之間,和其他未指名的LCD面板製造商員工,共謀以操縱價格的手段「壓制與消除」競爭。這項認罪協商仍需獲得舊金山的美國地方法院同意。
    台灣眾DRAM廠:好家在,雖然我們很肉腳不賺錢,但不用坐牢,YA。

    根據美國司法部官方新聞稿:Here
    "These are the first individuals to plead guilty to a charge of fixing prices in this a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antitrust violations in the TFT-LCD industry," said Scott D. Hammond, the Antitrust Division’s Deputy Assistant Attorney General for Criminal Enforcement. "We will continue in our efforts to bring to justice other domestic and foreign-based executives who were involved with fixing TFT-LCD prices."
    Anyone with information concerning illegal conduct in the TFT-LCD industry is urged to call the San Francisco Field Office of the Antitrust Division at 415-436-6660.
    美國司法部正積極地擴大戰果,並幫四位主管找牢友。想要幫忙找牢友的人,可以打這支電話415-436-6660。

    華映:本次裁決是針對個人
    華映表示,反托拉斯法審判分為公司部分和個人部份分開處理。公司部分日前已經認罪和解,處以罰金6500萬美元。這次是針對個人部份進行裁決,至於個人要不要接受是後續的階段,但也是委託律師處理。
    華映三位主管的命運交錯。

    關於林鎮弘
    • 2007年3月30日,中華映管公司發出一則重大訊息-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鎮弘辭去一切職務,由大同董事長林蔚山接任。無預警解除林鎮弘在華映的一切職務,自此大同集團「兄弟鬩牆」的劇碼正式浮上抬面上。
    關於劉治軍
    • 在華映服務達三十一年的業務副總劉治軍,昨(一)日終於正式引退了(2005/7/1)。對於退休後的日子,劉治軍已經做好「享清福」的心裡準備。
    • 自從華映在林蔚山接任董事長之後,隨即進行人事調整,據了解華映前副總經理劉治軍、簡振成將回鍋擔任董事長特助職務,由於劉治軍、簡振成的專長分別是業務、採購,因此這樣的人事調整有可能是為了因應即將到來的面板旺季。而華映近期在人事與產品價格上頻頻調動,可望在今年第二季讓營運轉虧為盈。

    關於李學龍
    • 華映在前副總經理劉治軍、簡振成約滿退休之後,日前高層也拔擢副總經理李學龍掌管TFT業務部門,全面接掌劉治軍留下的業務(2006/3/1)。

    Four LCD price fixers to go to jail
    Reuters, Thursday January 15 2009

    WASHINGTON, Jan 15 (Reuters)

    One executive with LG Display Co. and three from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have agreed to plead guilty and serve U.S. jail time for fixing prices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ed in a wide variety of electronics, the Justice Department said on Thursday.
    Chang Chung, LG vice president for monitor sales, and Chunghwa CEO Chieng-Hon Lin, vice president Chih-Chun Liu and sales executive Hsueh-Lung Lee, pleaded guilty to conspiring to fix prices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between 2001 and 2006, the department said.
    Lin will serve a nine-month prison sentence, Chung and Liu will go to prison for seven months and Lee will serve a six-month sentence, the department said in a release.
    It was not immediately clear whether or not the men continue to work for the companies, and their representatives could not be reached for comment.
    LG Display, along with Japan's Sharp Corp and Taiwan's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agreed to pay a total of $585 million in fines in November for fixing prices of LCD screens, used in a wide variety of electronics, the U.S. Justice Department said.
    The sector is struggling with weaker panel prices and a sharp drop in demand for flat-screen TVs and new monitors, and analysts do not expect it to recover until late 2009 because of a global economic downturn.
    LG Display said in November it would pay $400 million in fines and Sharp and CPT will pay $120 million and $65 million in fines, respectively.
    Antitrust authorit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Japan and South Korea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ing LCD makers since 2006 for possible price-fixing.
    South Korea's Samsung Electronics, the world's biggest LCD screen maker which is also being investigated, pledged its cooperation. Samsung shares were down 4.7 percent.
    (Reporting by Diane Bartz; Editing by Bernard Orr)

    2008年12月25日

    整合?

    沒提到的新聞關鍵字: 反托拉斯;fixed price;美國司法部

    前陣子有三家面板廠才因為fixed price,而被重罰與部份經理人被判刑。
    繼美國司法部之後,各國反壟斷的調查都準備抓面板廠來進補。
    各國經濟不好,殺個幾家面板廠,龐大的罰金收入也算是寒冬送暖。
    現在友達搞購併一定是投鼠忌器。

    除非,尹啟銘很屌的說,如果美國與各國司法部將來找麻煩,我負責。
    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他說他負責,那也聽聽就好,反正目前這個政府跳票也跳得很習慣了。

    2009/02/28註:上面寫得不好,自刪!廠商合併,若是為了效率目的,不屬壟斷。除非,合併後的廠商,與其他巨頭共同控制價格。

    喔,對了,新聞中官員提到台灣LCD的全球佔有率43%,南韓33%,第三季的數字已經反過來了。
    以全球前5大面板廠而言,韓廠第3季合計市場佔有率達43%,而台廠則落至38.6%,韓廠又拿回全球最大面板出貨國的地位
    官員們對我國資訊產業高市佔率一事自我感覺良好(但實際上出力甚微),看到市佔率的下降變化,想必大腦啟動防衛機制,自動採用往日美好數據。

    國內LCD面板廠整合現況
    經濟日報 記者林淑媛、蕭君暉、邱馨儀 2008-12-25

    台灣最大面板業友達光電高層24日密會經濟部長尹啟銘,由於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首次鬆口希望政府出面主導產業合併,引發外界對面板雙虎「強強合併」的聯 想,成為對抗韓國LCD面板產業的超級夢幻組合。據了解,友達希望政府釋出更多投資租稅優惠,在未來協助興建十代廠。
    經濟部長尹啟銘24日表示,政府會協助面板產業度過難關,但是否促成國內面板業合併,必須先找奇美等業者談,但他坦言整併工作並不容易。

    外傳尹啟銘已經與奇美負責人在24日見過面,尹啟銘晚間低調說:「沒有見過任何人。」但面板跟DRAM廠一樣,是兩兆雙星重點產業,政府一定會協助面板產業度過困境。在全球面板產業,台灣市占率43%,南韓是33%,經濟部表示,台灣一定要發展面板業。

    在林信義擔任經濟部長時,即兩度希望促成國內面板業者合併,但並未獲得業者支持;金融海嘯後,經濟部工業局密集與幾家面板廠聯繫,官員認為,面板業合併涉及相互持有股權以及誰擔任管理者等複雜問題,奇美與友達的確可以談合併,但關鍵還是在業者的想法

    日前許文龍鬆口表示:「如果政府領導面板廠進行合併,他會聽。」使得友達與奇美電的「強強合併」出現契機,也促使經濟部開始探詢友達對合併的態度。

    友達發言系統24日晚表示,並不了解高層主管拜會尹啟銘一事,但友達對合併一向持開放態度,而且友達有兩次合併的經驗,是台灣LCD廠中唯一有合併經驗與能力的業者,但目前沒有具體計畫。

    友達董事長李焜耀說,金融海嘯後,十代廠將延後半年,包括夏普與三星等十代以上LCD廠投資計畫均延後執行,全球對大尺寸液晶電視的需求趨緩。

    尤其投資一座十代廠,至少是1,000億元起跳,在金額龐大,加上景氣實在不佳的情況下,若是政府能祭出更多投資優惠,促使十代廠成形,不僅能保持台灣LCD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大規模的投資更可增加產值,創造龐大就業人口。

    不過,值此產業低潮,面板廠高層拜會主管官員,加上DRAM廠的茂德與力晶,開始向政府申請紓困,也引發LCD廠是否將在明年加入紓困行列的聯想。


    2008年11月18日

    政府出手!?

    假設這位主管存在,又剛好是華映的主管,我一點也不訝異。

    面板股價跌至此,明年景氣反彈也無望之下,有面板廠主管指出,現在應該是政府出手的時候,趁此機會整合上中下游,整合出一家重量級公司與韓商對抗,否則多數銀行均是面板廠參貸銀行,也是DRAM產業的參貸行,任何一家公司出問題,對金融體系都相當不利。 (面板股價 僅3檔兩位數

    2008年11月13日

    我想寫個慘字:LG、Sharp、華映被美國司法部重罰

    美國司法部今天宣佈一波新的面板股起跌波段已經展開。

    LG Display、Sharp、與華映三家被美國司法部指控有合謀決定面板價格、互相提供銷售資料等行為,影響Dell、Apple、Motorola等美國電子製造商,時間從2001年到2006年(司法部的新聞稿)。罰款金額是根據公司的營業額決定的。

    從司法部的新聞稿中,提到LG與華映因為以下行為被罰:

    • Participating in meetings, convers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in Taiwan,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discuss the prices of TFT-LCD panels;
    • Agreeing during those meetings, convers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to charge prices of TFT-LCD panels at certain pre-determined levels;
    • Issuing price quot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greements reached; and
    • Exchanging information on sales of TFT-LCD panels, for the purpose of monitoring and enforcing adherence to the agreed-upon prices.

    靠!看來是罪證確鑿,price quotation、Meeting records應該是決定性證據。

    Sharp的部份有點不一樣:

    • Participating in bilateral meetings, convers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discuss the prices of TFT-LCD panels to be sold to Dell, Apple and Motorola;
    • Agreeing during those bilateral meetings, convers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to charge prices of TFT-LCD panels at certain pre-determined levels to Dell, Apple and Motorola;
    • Issuing price quot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greements reached; and
    • Exchanging information on sales of TFT-LCD panels to be sold to Dell, Apple and Motorola, for the purpose of monitoring and enforcing adherence to the agreed-upon prices.

    Sharp參與的是雙邊會議決定價格。

    綜合來看,只要面板廠商參與如DisplaySearch之類的研討會,無論是在何地舉辦,只要討論或公佈公司產品的報價,都可能被控有合謀動機。

    美國司法部的判決會接連牽動其他國家的price fixed調查,看來面板業的這個寒冬真的很難熬。

    看一下11/13台灣面板廠的台股收盤價,看看這些價格,真是銷魂:

    至於Sharp與LPL的ADR表現:

    Sharp ADR表現

    LPL ADR表現

    來看看各家的反應。

    華映今天發佈在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聲明:

    1. 事實發生日:97/11/13
    2. 契約相對人:美國司法部
    3. 契約起迄日期(或解除日期):97/11/13起
    4. 主要內容: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於台灣時間2008 年11月13日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議。針對美國司法部所指控,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曾於2001年9月到2006年12月之間,與其他之TFT-LCD製造商,對於面板價格之不當競爭行為,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議,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同意支付六千五百萬美金的罰金,並持續配合相關調查。上述本案相關之費用業已提列完成,故此協議之履行不會對本公司之財務及業務有重大影響。
    5. 對公司財務、業務之影響(解除者不適用):不適用。上述本案相關之費用業已提列完成,故此協議之履行不會對本公司之財務及業務有重大影響

    見鬼了!華映早就提列好罰金費用?

    Sharp則是提列當季特別損失,並且本季部份高層人員減薪10-30%:

    Japan's Sharp Corp (6753.T: Quote, Profile, Research, Stock Buzz) said on Thursday it will book a $120 million fine payment over a U.S. cartel case as a special loss in the current quarter and cut some executives' pays by 10-30 percent for three months

    LG Display被罰的金額高達400 million美金,創美國司法部所罰的第二高金額。LPL也是提列當季損失:

    This will have a temporary impact on our fourth-quarter earnings but will remove uncertainties in the future.

    更多新聞可以查Google News

    台日韓電子廠商合謀定價在美遭罰5.85億美元

    2008-11-13 12:24

    美國司法部今天宣布,包括台灣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韓國樂喜金星顯示器(LG Display),以及日本夏普公司在內的三家電子產品製造廠商,因承認針對液晶顯示面板合謀定價,在與控方達成認罪協議後,被處以合計五億八千五百萬美元罰金。 這項案件是在舊金山聯邦地方法院提出,由華盛頓司法部的反托拉斯助理檢察長做出宣布。

    其中,LG同意付出四億美元罰金,是反托拉斯部門歷來裁量的第二高罰金。根據司法部聲明指出,LG承認自二零零一年至二零零六年間,參與液晶顯示面板在世界銷售的合謀定價。

    中華映管也因為在五年期間,參與LG與其他廠商在全世界銷售液晶顯示面板的合謀定價,同意付六千五百萬美元罰金。

    司法部指出,LG和中華映管被控在台灣、韓國、美國等地,參與合謀定價的會議與討論,並交換液晶顯示面板的銷售資訊,以監控價格。

    夏普公司則因為參與三項合謀定價案同意付一億兩千萬美元的罰金,影響所及包括售給戴爾電腦使用的電腦螢幕與筆記型電腦、摩托羅拉公司的手機、以及蘋果電腦的iPod。

    司法部反托拉斯助理檢察長巴奈特在司法部發出的聲明中指出,這些合謀定價影響了數百萬使用電腦、手機與家用電子產品的美國消費者。

    他表示,這些定罪與高額罰金應可發送清楚訊息,不論發生地點為何,美國司法部的反托拉斯部門會積極調查並起訴非法企業聯合行為。

    巴奈特也說,調查仍在進行,並不排除對這三家公司或其他公司的個人進行可能指控。971112

    【中央社】



    LG Display, Sharp Shares Fall on Price-Fixing Fine (Update2)

    By Kevin Cho

    Nov. 13 (Bloomberg) -- LG Display Co., Sharp Corp. an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umbled in Asian trading after the three liquid-crystal-display makers agreed to plead guilty and pay $585 million in fines for conspiring to fix prices.

    LG Display, based in Seoul, dropped as much as 15 percent to 19,250 won on the Korea Exchange. Osaka-based Sharp lost as much as 8.7 percent on the Tokyo Stock Exchange. Chunghwa Picture fell by the 7 percent daily limit as of 11:37 a.m. in Taipei.

    The fines will further undermine the LCD makers' earnings at a time when a glut in the $82 billion industry is driving down prices and forcing manufacturers to scale back production plans. The $400 million that LG Display,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LCD maker, agreed to pay is the second-highest criminal fine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s antitrust division has imposed.

    ``This adds to the negative sentiment that's already plaguing the industry,'' said Jason Kang, an analyst at Daewoo Securities Co. in Seoul. ``The fine is bigger than expected and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predict favorable results from other regions such as the EU.''

    Sharp will pay $120 million and Taoyuan, Taiwan-base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will pay $65 million for conspiring with LG Display and other unnamed companies, the Justice Department said yesterday.

    Regulators in the U.S., South Korea, Japan and Europe first disclosed in December 2006 that they were investigating LCD makers, including industry lead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of price fixing.

    Japanese, Korean Investigations

    Japan's Fair Trade Commission is still conducting a separate investigation into price-fixing activities in the country, Toshiyuki Nanbu, director of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at the regulator, said today, declining to say when a ruling may be made.

    South Korea's antitrust regulator is also continuing its probe, Kim Dae Young, an official at the Korea Fair Trade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Cartel Division, said today.

    Miwako Suetsune, a spokeswoman at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Delegation in Tokyo, wasn't immediately available for comment.

    LG Display, Chunghwa and others met several times from 2001 to 2006 in so-called ``crystal meetings'' to set prices on desktop computer, laptop and television screens, Assistant Attorney General Thomas Barnett, who heads the antitrust division, said yesterday.

    Under the plea deal, Sharp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tsuhiko Machida and other company directors will give back 10 percent to 30 percent of their compensation for three months beginning in December.

    ``Sharp understands the gravity of this situation and will strengthen and thoroughly implement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this kind of problem,'' it said in a statement.

    Over Five Years

    LG Display will pay the fine over five years from 2009 and reflect the entire amount as non-operating expenses this quarter, said Park Sang Bae, a spokesman for the company. The panel maker said in a statement it doesn't expect its relationship with customers and future sales to be affected.

    ``We haven't engaged in any meetings nor communications on the matter with other LCD makers since the lawsuit started, and we will ensure we won't do so in the future,'' James Wu,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of Chunghwa Picture, said by telephone.

    Wu said the $65 million fine won't be booked as a one-time expense because the company had set aside special funds for legal expenses every month for some time.

    Samsung, AU Optronics Corp. an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were among companies that said in 2006 they were being investigated for price-fixing.

    Case Ongoing

    ``Samsung has pledged full and continuous cooperation with the DOJ's ongoing investigation,'' James Chung, a spokesman for the Suwon, Korea-based company, said today.

    Yawen Hsiao, an AU spokeswoman, said she couldn't immediately comment, while Denis Chen, a finance director at Chi Mei, declined to comment.

    LG Display said last month its third-quarter net income fell 44 percent while Samsung also posted a 44 decline in profit from LCDs because of falling panel prices. AU Optronics, the world's third-largest LCD maker, reported a bigger-than-estimated decline in quarterly profit.

    Under EU rules, companies can be fined up to 10 percent of annual revenue for breaking antitrust laws.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 penalties may be as high as 10 percent of the related product's sale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offense.

    Record EU Fine

    Cie. de Saint-Gobain SA, Asahi Glass Co., and a Nippon Sheet Glass Co. unit were fined a record 1.38 billion euros ($1.7 billion) this week by the European Union over claims the companies fixed the price of car windows. Saint-Gobain, Europe's largest building-materials supplier, was fined 896 million euros, the highest against a single compan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said in a Nov. 12. statement.

    In 2006, consumers sued LCD makers over price fixing, citing enforcement raids and investigations in Asia and Europe and a criminal grand jury investigation in San Francisco. Lawsuits filed in various states allege that the companies illegally conspired to fix prices for computer laptop and desktop monitors. The complaints, consolidated in San Francisco, seek unspecified damages and a refund for consumers.

    In August this year, a federal judge refused to fully dismiss consumer claims against the companies.

    To contact the reporter on this story: Kevin Cho in Seoul at kcho2@bloomberg.net

    Last Updated: November 12, 2008 22:57 EST

    2008年11月3日

    經濟部,請想清楚是誰需要誰?

    你是哪一國的經濟部

    可以對照先前我寫的:是誰需要誰?

    結論:經濟部,請想清楚是誰需要誰。如果明明有較高的bargaining power而不好好運用,這是失職。

    2008年7月9日

    Syntax-Brillian破產

    Syntax-Brillian bankrupt

    Syntax-Brillian這家在NASDAQ掛牌的HDTV品牌商,歌林是其主要的股東,7/8發佈破產訊息。Syntax-Brillian從去年第三季的財報出現大幅虧損,去年第四季的財報更是遲未公佈,即被NASDAQ警告會被delist。Syntax-Brillian宣佈破產後,歌林即將1.44億新台幣的投資改列為虧損。

    Syntax-Brillian目前股價只剩下$0.03,鐵定跟NASDAQ說再見了。

    先看看管理階層的落跑大戲。

    今年四月初時,董事長兼執行長James Li下罪昭己,自願將年薪減到USD$1。四月底時,兩位副執行長落跑,五月底時,有兩位董事請辭。在發佈破產的前四天,董事長兼執行長James Li落跑,由Greg Rayburn接任,隔天,原任Syntax-Brillian的董事鄭世杰(南茂科技董事長)也跟著落跑。所以,當公司在風雨飄搖之際,突然你被高升,不是要考驗你的能力,就是要你來擦屁股啦!這就是上班族啊!

    再看看經營的問題。今年二月時,竟發生賣到中國通路商的LCD TV賣不出去,於是摸摸鼻子買回後,再賣到米國市場。很明顯地,應該是Syntax-Brillian把貨想辦法塞給通路商,超過通路商能賣的量,最後還是得認賠買回,出來混的,總有一天要還的。從財報也可以看出這個問題。以2007年第三季的季報,多了一項Unusual Expense,達USD$28.3,把當季獲利打成紅字。Unusual Expense可包括的範圍很廣,例如客戶代墊、應付第三方等,都可列入。這筆費用的發生,八成跟塞貨塞出問題有關。

    Syntax-Brillian bankrupt

    在大市場玩TV品牌這件事,在群獅環伺下,小品牌毫無抵抗之力啊!

    Syntax-Brillian files for bankruptcy
    Yvonne Yu, DIGITIMES, Taipei [Wednesday 9 July 2008]

    Syntax-Brillian Corporation (SBC) has filed a petition for relief under Chapter 11 of the United States Bankruptcy Code and the company announced that it has entered into an asset purchase agreement to sell Vivitar, the company's brand of digital still and video cameras to Olevia International Group (OIG), which is under common ownership with the TCV Group.

    TCV Group is one of Syntax-Brillian's original partners for industrial and mechanical design and it provides the plastic injection molded parts for the Olevia branded high-definition widescreen LCD televisions. Under the terms of the transaction, in exchange for the purchased assets, Olevia International Group has agreed to assume $60.0 million of Syntax-Brillian's secured debt, according to a company press release.

    A major Syntax-Brillian's investors, Taiwan-based home appliance maker Kolin responded yesterday (July 8) by stating that the company's investments in SBC totaled NT$144 million (US$4.74 million) and that investment was lost after SBC applied for restructuring.

    The new operating company, TCV group will accept SBC's rights and duties for Kolin including all Kolin's accounts receivable,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announcement.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SBC has faced problems in the market in 2008. The company delayed the reporting of its fiscal second quarter 2008 (ending December 31, 2007) and it was threatened with possible delisting from Nasdaq. In March of this year,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 also issued a forfeiture order against SBC for violatating digital television rules concerning the importation and interstate shipment of analog tel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