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夫人,光天化日之下,你想玩死我啊?…
華夫人:你不要神氣,你文才好又怎麼樣,我就是要玩死你!摘錄對話出自經典「唐伯虎點秋香」
2009年3月10日
CMO:衝著台灣來 ✘ LGP:将要把台湾企业赶出市场
2009年3月9日
太陽能泡泡
太陽能議題的炒作,與地球暖化假說有關。
但是,地球暖化是科學還是信仰?許多經濟學家都反對政府基於一個尚未證實的假說,而投入補貼。政府補貼代表的是扭曲資源配置,造成無效率。我在我訂閱的feed中,打入warming & science,就可以找到最近三篇經濟學家對於地球暖化假說的質疑。
假設太陽能生產廠商有佛心不想賺錢,廠商用3元的電費成本,生產太陽能發電產品或發電,政府補助2元,讓消費者可以用1元買到太陽能產品或電力。一看就知道這個方案的排碳量沒有減少,而且實際的能源價格很貴。更別說,政府的補貼,讓無效率廠商有誘因投入生產,並造成重複投資的龐大浪費。
在2008年的上半年,我們已經知道抑制能源無謂消耗最有效的方式是高油價。高油價的壓力,會讓廠商製作耗能效率更佳的產品(包括太陽能發電在內),以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因此,政府可以長期透過徵稅,將油價控制在相對高的價位。只是,在選票的壓力下,這個做法幾乎不可能實現啊!
2009年3月6日
美帝的罰款大戶名單
下表是美國司法部提供的罰款大戶名單。
ANTITRUST DIVISION: Sherman Act Violations Yielding a Corporate Fine of $10 Million or More
以該表的資料計算,行業別的累積罰款金額排名($M):
- Air Transportation:1399.7
- Vitamins:899.5
- DRAM:729
- LCD:585
- Graphite Electrodes(石墨電極):411.5
以Domestic vs. International區分犯罪足跡,屬於Domestic的案子只有四件,總共的罰款金額是$64.2M,佔該表總罰款金額的1.24%。
以公司的國籍區分:
- Japan:15
- Germany:11
- US:9
- Switzerland:6
- Netherlands:6
- Korea:4
- UK:3
- Belgium:2
2009年3月5日
TFT-LCD Panel Capacity (5G and over, 1,000 sheets per month)
我目前所找到最新的訊息是2008年8月的新聞「Videocon Industries Will Begin to Produce LCD Panels in 2010」。
我在2006年時,已經聽到Videocon要投資LCD,當時沒有放在心上。
在整理這個產能表時,才提醒我注意Videocon的投資計畫。
Videocon與中國彩電廠商都有滿手的CRT產能,一樣面對CRT技術將被LCD技術取代的困境,但也都有龐大的內需換機市場,因此,急切想要掌握上游的LCD面板產能。自己的市場自己賺,這種想法不難理解。然而,日本、韓國的家電大廠已經在印度市場佈局許久(可以去看看常務島耕作第四集與第五集),Videocon的LCD TV要在眾多強大品牌中(而且還很便宜喔)突圍,並不容易。更何況,Videocon過去沒有LCD生產經驗,第六代生產線的面板成本很難壓低,因而整機的LCD TV沒有打價格的本錢。
Source: MIRAE ASSET RESEARCH, Feb 25, 2009
3Q06-4Q08 Large Size LCD Shipments by Suppliers
Source: MIRAE ASSET RESEARCH, Feb 25, 2009
NEC LCD:昨日與今日
98.03.05 08:38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陳泳丞/台北報導
繼夏普之後,又一家面板廠關閉舊世代生產線,日本電子大廠NEC打算重組目前困窘的LCD業務,擬在年底前關閉位於鹿兒島的面板廠。
受到日圓升值、以及台韓面板廠以新世代生產線切割中小尺寸面板的影響,日本面板廠競爭力快速流失,前五大中小尺寸供應商中只剩下夏普一家日商,其餘均是台韓廠商的天下。
NEC位於鹿兒島的第一條TFT面板生產線早在1990年就開始投產,採用的玻璃基板尺寸是300毫米X350毫米的一代線,當時投資金額約200億日圓,月投片量僅2萬片。後來又投資建置一條360毫米X 465毫米的生產線。
昨日的NEC:日本LCD廠商生產與投資之實績與計劃(單位:億日圓)
資料來源:日本LCD產業最新發展,MIC 1996
NEC在1996年之前的LCD事業,無論在生產或是投資都是業界前三名。
NEC不只是LCD的投資,PDP、CRT都有玩,橫跨主要的顯示技術。
然而,今天的顯示產業,已經沒有NEC的位置了。
生產
公 司 | 93年度 | 94年度 | 95年度(計劃) |
Sharp | 1875 | 2350 | 2350 |
東芝 | 550 | 1100 | 1000 |
NEC | 420 | 750 | 1000 |
日立 | 300 | 600 | 700 |
鳥取三洋 | 275 | 488 | 600 |
Casio | 370 | 370 | 430 |
HOSHIDEN | 265 | 330 | 392 |
松下 | 260 | 300 | 500 |
Citizen | 220 | 180 | 180 |
京陶 | 43 | 130 | 200 |
合計 | 4578 | 6598 | 7352 |
投資
公 司 | 92年度 | 93年度 | 94年度 | 95年度(計劃) |
Sharp | 200 | 280 | 420 | 500 |
東芝 | 100 | 300 | 500 | 500 |
NEC | 120 | 250 | 300 | 300 |
HOSHIDEN | 60 | 120 | 70 | 140 |
三菱電機 | 110 | 110 | 130 | 400 |
富士通 | 0 | 70 | 30 | 300 |
其他 | 320 | 370 | 350 | 360 |
合計 | 910 | 1500 | 1800 | 2500 |
MIC另一個資料,涵蓋1993-1996間日韓台廠商的LCD投資金額:
WiMAX:感謝台灣政府一路相挺
“易力信台灣區總經理岳漢森(Stefan Johansson)今(3)日表示,雖然該公司並沒有對WiMAX持負面看法,但是從市場現況而言,LTE的確會後發先至。原因即在於一項技術的普及與否,取決於經濟規模、與設備的互通性及漫遊能力。而單是從經濟規模看來,生態系統中的行動電信業者和電信網路設備商多偏好LTE。因此該公司預計到了2014年,LTE的市場規模即會超越WiMAX。”(source:易利信:行動寬頻競賽 WiMAX敗在經濟規模)
“不論是HSPA、WiMAX還是LTE,速度可能是這三者最容易被拿來做比較的地方。不過台灣易利信總經理岳漢森(Stefan Johansson)認為,如果要評斷誰能夠成功,速度可能不會是最好的比較條件,且技術也不會是最關鍵的要素。……同樣的,他認為WiMAX和LTE最後誰勝誰負的關鍵也在於誰能發展出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有沒有對應的服務和裝置是能不能產生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岳漢森認為,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想要的就是便宜、能夠順利互連、好用的東西。”(source:易利信:行動寬頻的成功關鍵不在速度)
台灣自2004年起由經濟部輔導推動M-Taiwan行動台灣計畫,五年投入70億元資金,目前已投入63到64億元資金進行WiMAX扶植計畫,並將於今年底結束,下階段將由馬政府主導的「智慧台灣」所包含的智慧生活計畫接棒,計畫加碼投入45億元,持續發展WiMAX無線寬頻網路,重點也將轉向連結終端設備CPE、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及應用服務,並列入我國新十大建設中通訊領域的重點發展項目。
2009年3月4日
Fight! PlayStation VS. Bravia?
新力索尼在本家日本發表最新系列 BRAVIA 液晶電視 W5 和 F5 系列,最特別的地方在於遙控器上可以讀取新力索尼Felica 認證晶片的信用卡(當然手機或其他藉由RFID發射Felica授權訊號的產品也行,不過信用卡總是比較合身)。然後讓使用者可以瞬間付費收看 So-net 的 MOD 節目,以及未來很多很強的線上付費的服務和產品。
這則新聞讓我很疑惑:Sony將來要怎麼整合Playstation與Bravia這兩個平台?
Microsoft的策略很清楚,以Xbox 360為客廳的媒體中心,玩遊戲、看電影、買節目、即時通訊。而且Xbox Live的收費機制與分利方式已經建立,基礎穩固。
但是,Sony有Playstation的PSN,其服務範疇與Xbox Live接近。而現在Bravia也搞一個自己的線上收費平台。我想不到有什麼是PSN不能做的,而Bravia Felica可以做的。唯一能解釋這種現象的是,兩個事業部都為了自己的權力與生存盤算,導致各做各的。
現在Sony的PlayStation和Vaio合併由平井一夫負責。Bravia、Cybershot和Handycam,由吉岡浩主持。Microsoft的Xbox Live已經說明線上付費這塊市場有多肥沃,平井一夫與吉岡浩也曉得要吃下這塊市場,來救自己的部門。組織內的山頭要合作本不容易,當兩個事業部各自有難,互捅是必然的,未來還有許多內鬥的好戲可看。
Digitimes: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就呼之欲出了
“因此,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就呼之欲出了,怎麼樣營造一個平台,集結上、中、下游,合組一個規模夠大的聯盟,進而催生一個屬於台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將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因此,建立屬於台灣國際級的品牌,政府一定得做,不管是景氣好或是景氣壞,即使台灣面板廠真的整併了,這個出海口的問題依舊會存在,所以不管如何,台灣一定得在品牌上使力才行。”謎之聲:聽聞台灣政府曾經有扶植一個叫做「裕隆」的汽車品牌?
台灣政府:莫再提。
謎之聲:聽聞「裕隆」將以「Luxgen」品牌帶領台灣再次Lead?
台灣政府:莫再講。
陳雅琳在講,你們都沒有在聽啊!?
“經驗必需記取,歷史不能遺忘。”沒想到這年頭還有人對於政府“經營”能力有信心。
新加坡政府搞淡馬錫,讓台灣朝野上下「我心嚮往」,認為那是政府企業化經營的典範。
怎麼,現在「星淡馬錫虧損 總理夫人下台」,又是另一個莫再提、莫再講了嗎?
Digitimes還是好好做報導就好了,要寫研究分析,請表現出專業水準。
你有看過哪一份研究報告會寫出這種東西?
“尤其奇美電與鴻海集團的關係一向不錯,郭台銘與許文龍還一起釣過魚,群創也是奇美電的客戶,在此情況下,2者結為親家倒是可以思量的方向。”Digitimes,加油,好嗎?
2009年3月2日
CMO's AR
附上先前券商所估計的出貨關係表:
另一份比較新的資料:
奇美電:本季將是面板谷底
定單能見度至4月 下半年拼虧轉盈
2009年03月02日蘋果日報
【林相如、吳秀樺╱南縣報導】
全球不景氣重創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面板(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廠,但中國家電下鄉策略,面板需求增,讓廖錦祥十分看好,由於中國準備將該計劃提升到全國,補助款也提高至3000元人民幣(約 15000元台幣),將帶動更多需求。
他說,目前奇美電產用率因家電下鄉提高2成,定單能見度也到4月,加上面板價格跌到底點,使消費者接受度更高,感覺到景氣慢慢回溫,他認為,第1季將是面板產業谷底。
只有別人產業1/3的競爭力
我蠻想知道中國社科院衡量競爭力的完整方式,有大德可以提供全文嗎(sonicsonicsonic@gmail.com)?這看起來是一份龐大的國際資料庫。分析得好不好、合不合理姑且不談,但是收集多國資料,肯定花了不少時間與金錢。Hard Data部份的參考價值應該頗高。
廠商賭錯技術破產拜拜,政府賭錯技術賠錢…下台? 不過,我們政府最高行政首長是說:沒國家老拿數字逼下台。所以,官員們不用擔心啦。當政府說「提升電信產業競爭力」,你應該有的反應是「這是在講蝦米?」。政府這時會提供具體一點的說法:「我們要產官學合作,先期投入WiMAX技術,讓台灣在國際電信市場設備與技術上領先。」,你應該有的反應是「如果WiMAX沒有辦法成為下一世代的主流技術呢?如果政府投資失敗,我們能不能告經濟部損害人民利益啊?」。
話說回來,台灣政府好像沒有出版自己的工業競爭力報告,我們都是直接拿IMD、EIU、WEF的報告來打口水戰。我強烈建議ITIS把各產業年鑑改成具有“競爭力”味道的「產業年度競爭力報告」,一起跟國外的報告打口水戰。
附帶一提,
《工業化藍皮書》提到中國的機床工具機產業很弱,弱到跟挖水泥、挖礦一樣。這讓我想到
一位台灣小型工具機業者曾告訴我:『老外、中國廠商現在不買台灣的工具機,都買中國製的。因為中國工具機價格便宜啦,一台台灣工具機的價格,可以買三台中國工具機。反正一次買三台,壞了一台,就拉庫存的二台出來用。』
不過,這只限於低階的工具機,中高階的工具機可不能隨便掛、拉後補。
一個國家的製造業水準,工具機實力是個指標。用隨時會掛的機子做出隨時會壞的產品,也只是剛好而已。
| ||
中國社科院研究發現,中國大陸在製造、能源與金屬等重點產業的競爭力,只有外國同業的三分之一左右,意味大陸業者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並顯示北京有必要實施產業振興計畫。 【2009/03/02 經濟日報】 |
社科院发布《工业化蓝皮书》
众多行业研发投入仅为国际水平的10%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02
本报北京3月1日电(记者董伟)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工业化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我国工业技术来源过多依赖国外、研发投入不够、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工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关键。
“能否具有自主技术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战略性、基础性技术领域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关键。因此,培育战略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应是我国新阶段技术进步战略的核心。”中国社科院科研局黄群慧研究员表示。
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关键是要加大研发投入。《工业化蓝皮书》对15个代表性工业行业的分析表明,研发投入不够是制约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关键问题,众多工业行业在研发投入方面仅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左右。
“研发投入少,不要说难以支撑自主技术创新活动,就是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也难以得到充足保证。我国很多企业没有把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只能不断重复引进技术,导致对国外技术资源的过分依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说。
工业化蓝皮书:船舶制造位于我国行业现代化榜首
2009年03月01日 20:36: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王茜)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日在京发布了2009年工业化蓝皮书,蓝皮书表示,我国行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是船舶制造工业。
蓝皮书介绍,我国工业行业之间现代化水平差距较大。在重点研究的15个行业中,处于前3位的行业是船舶制造、钢铁、石油工业。这3个行业现代化水平最高,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50%以上,完成了现代化进程一半的路程。其中船舶制造工业居第一位。
电力工业、计算机制造业和纺织工业这3个行业的现代化水平较高,超过了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基本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50%。
化学工业现代化水平也高于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医药、通信设备、汽车、食品、造纸这5个行业与我国工业整体现代化水平大体相当。
排在最后3位的是水泥工业、煤炭开采业和机床工具业这3个行业,其现代化水平最低,不仅低于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甚至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30%,未完成现代化进程的1/3的路程。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自古皆然
主要的原因在於(1)產銷的層級過多;(2)購買者對中標產品的品質疑慮。
產銷的層級多,到了最終端業者,其實利潤已經不高,甚至會虧本。
既然如此,最終端的業者,就會想盡辦法提高自己的利潤。
因此,有人隱瞞中標機種的真實售價,有人改推薦利潤較高的非中標產品,有人則用非中標產品魚目混珠。
當然,政府一定會設法打擊這些破壞政策有效性的行為。但是,實效有限。
當一個政策,在這麼廣大的國土上實施,復以缺乏有效率的訊息交換,很難抑止最終端商家因逐利而想出來的對策。
最上游的廠商有誘因解決下游的亂象,但是這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現階段,他們還是只能依賴又長又混亂的銷售體系促銷他們的產品。
對購買者而言,考量自身的收入,以及對於耐久材的需求,也不希望買到一台一買就壞,一碰就散的冰箱或電視。因此,消費者的理性選擇,讓最底層銷售業者的種種對策有實行的空間。
這並不是說家電下鄉政策無效,而是,這個政策的實效並不會像預估的這麼美好。自古所有的政策皆然,你總是得對政策所宣稱的成效先打個折扣,並計算政策施行的成本(政策裡不會提到成本的),才能客觀地衡量政策的效果。
2009年2月28日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此策略不是操之在我。要實現台灣前段生產線,結合中國後段組裝與銷售端,有一個前提是中國面板廠不再投資,或是三者合併。然而,中國三家面板廠,目前看起來還是各搞各的。
中國三家面板廠的行為,混雜了地方山頭政治(上廣電––上海.龍騰光電––昆山.京東方––北京)、經理人私利、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綜合考量。在見到中國中央政府的資金之後,更不會想要三合一,先送申請案把資金搞到手再說。整地、蓋廠、搶政府!
這會引起貿易報復大戰。一但中國把台灣納入貿易保護高牆,不讓日韓面板進中國,一個可能的結果:日本韓國不讓台灣的面板進入日韓市場,台灣面板廠產能立即閒置。台灣廠商不可能單靠中國的需求填滿產能。韓國與日本廠商更可以用專利侵權、斷絕技術合作,搞得台灣、中國面板廠哭爹喊娘。
至於,中國能學美國一樣控訴韓日廠商操控面板價格,要罰錢抓人嗎?
日韓廠商馬上說:耶…台灣廠商也有份耶…,告不告台灣廠商啊?還是說,你們已經統一了,所以都是自己人,沒有告不告的問題啊?
之前我也有談過打貿易戰的議題,參考:[本論]中國彩電,你已經死了。
美國這次的TFT-LCD價格操控司法調查起碼已經搞了3年以上,證據、證人通通有,讓面板廠連吭都不敢吭。中國想搞美國這一套,除非中國司法獨立,有完整的審判過程,不然,只是造成更大的政治與經濟磨擦。
要不要跟進產能競爭,也不是操之在我。當Samsung與LG比較快復元,可以預期他們也會更快進入8代以上的生產線,再慘,台灣廠商也要咬牙跟進,否則之後要如何與之抗衡?
面板業苦海無涯 大陸是岸
工商時報 2009.02.28
陳泳丞/新聞分析
以現在日、韓、台與大陸的面板產業態勢來看,台灣借重大陸的內需與鼓勵產業發展策略,可能會是比較好一點的解決方案。
因為現在全球面板產能是過剩狀態,大陸仍在積極佈局面板完整供應鏈的計畫,如果台灣可以適時結合大陸的核心戰略,以現有台灣的前段面板產能,結合大陸的組裝、品牌與通路,可以互相需要、創造雙贏,大陸也不必急著立刻決定面板到底要蓋幾代才夠?台灣的面板與大陸的系統廠至少可以在這一波低潮 中,少虧為贏、做到「廣積糧」。
下一步,如果大陸狠一點,真要扶持本地(含台灣)的顯示器產業,在現在這種全球景氣欠佳、貿易保護主義日盛的氛圍下,把台灣拉進去後,再築起貿易保護的高牆(美國也不做面板,還不是照常一天到晚告人家操縱價格要罰人家錢?),其實要把日韓競爭對手擋在外頭,也不見得辦不到。這是「高築牆」。
至於過去這10年來,大家都在拼命喊擴產、搶建更大尺寸TFT生產線,要用市佔率把競爭對手擠出市場的舉動,看來是可以先不用去想了,活下去再說。這是「緩稱王」。
一位本地的面板零組件業者說得很好,面板業是一種百年未見過的特殊產業,「資源有限但投資卻無限」,以現在的投資規模來說,如果要作老 大,每年投資一千億是跑不掉的,一千億這種數字,在以前的石化業裡,可能投一次可以撐十年,哪有每年都要投一千億這種嚇死人的數字會發生?
戰國時的越國名相「范蠡賣馬」點子可能可參考。當時南方缺好馬,要從北方往南運,但沿途強盜一堆,馬運不成,因此范蠡找上有勢力的麻布商 人(貨從沒被搶過),表示可以免費幫忙運布,這一來,良馬與布都順利到達南方,皆大歡喜。現在如果用在台灣與大陸的面板產業身上,搞不好會是一種各取所需 的好辦法。
2009年2月27日
Plasma,從頭輸到尾?(1)
日本PDP廠商在1996年時的產品開發狀況
廠商名稱 | Fujitsu | NEC | Sony | NHK | Matsushita |
面板結構 | AC-PDP | DC-PDP | |||
驅動回路(方式) | Memory | Reflash | PALC | Memory | Memory |
畫面大小(吋) | 42“ | 40“ | 25“ | 40“ | 26“ |
顯示面積(mm2) | 920×518 | 882×503 | 553×309 | 520×874 | 582×333 |
畫素數(Pixels) | 852×480 | 840×480 | 768×448 | 1344×300 | 896×512 |
畫數孔徑(mm2) | 1.08×1.08 | 1.05×1.05 | 0.72×0.69 | 0.65×0.65 | 0.65×0.65 |
顯示色(colors) | 1670萬 | 1670萬 | 26萬 | 1670萬 | 1670萬 |
畫面亮度(cd/m2) | 300 | 150 | 250 | 150 | 150 |
對比率 | 70:1 | 40:1 | 50:1 | 150:1 | 150:1 |
視野角度 (上下,左右) | 160,160 | 160,160 | ~ | 160,160 | 160,160 |
耗電量(W) | 300 | 400 | ~ | 350 | 200 |
重量(Kg) | 18.0 | 17.0 | ~ | 14.0 | 6.0 |
模組體積(mm3) | 985×590×75 | ~ | 602×380×3.7 | 1004×664×50 | 674×424×40 |
商品化時期 | 1996年底 | 1996年4Q | 1996年3Q | Sample | 1995年3Q |
Why the plug was pulled on plasma
Nikkei BP:夏普液晶生產線看好上海的理由
至於,若你有興趣了解Sharp的未來整體策略,可以參考Nikkei BP的這兩篇文章:
第1篇談的是成本面(Vertical Integration + Economies of Scale)與範疇面(LCD+Solar Cell),第2篇談的是市場定位(Product Portofolio)與風險分攤(Risk Sharing)。
雖然目前Sharp-Sony 十代線進度因金融危機而減緩,但是,應不至影響到Sharp整個的策略佈局。
【續報】夏普液晶生產線看好上海的理由
![]() 中國計劃在上海西南部的莘莊工業園區實施的液晶生產集群項目的整體構想。SVA考慮引進第六代、第八代底板生產線,目前已拿到工廠用地。圖片是《日經微器件》在“FPD China 2008”上拍攝的。框線、箭頭以及說明文字由《日經微器件》添加 |
夏普正在與上海廣電集團(SVA)接觸,就在當地合作生產液晶電視面板事宜進行談判——針對2009年2月21日部分媒體的報導,夏普當天在回答《日經微器件》的詢問時表示:“報導不是我們發佈的內容。尚不存在報導中提到的事實”(夏普大阪公關室)。
夏普此前已透露,為了提高今後的收益能力,正考慮在海外進行元器件的前製程製造(參閱本站報導1)。
關於液晶面板工廠的整合,夏普曾在2008年12月宣佈,部分中小型面板由第六代生產線即龜山第一工廠製造,關閉三重第一工廠和天理工廠的一部分生產線(參閱本站報導2)。 夏普表示,龜山第一工廠為轉而生產中小型面板,目前已經暫時停產。液晶電視用大型面板正由龜山第二工廠的支援第八代底板的生產線(底板尺寸為 2160mm×2400mm)製造。並計劃從2010年第一季度開始,啟動堺工廠(大阪府)的支援第十代底板的生產線(底板尺寸為 2850mm×3050mm)(參閱本站報導3)。
龜山第一工廠存在以下問題。
支援第六代底板的生產線所生產的“中小型面板”,其螢幕尺寸適於製造10吋~20吋級產品。但是,在該尺寸的面板方面,中國大陸及台灣更具競爭力,夏普在日本生產,存在成本競爭力不切實際的問題。
而且龜山第一工廠的生產能力為6萬塊/月,如果用於生產10吋以下的液晶面板,估計產能將大幅過剩。從這些情況來看,也許在中國啟用支援第六代底板的生產線會更好。(Soniic:與其改生產小尺寸面板自己打爛市場,不如把現有中大尺寸產能給需要的人。)
另一方面,中國正舉國致力於液晶電視面板生產的本地化。SVA正在考慮引進支援第六代底板的生產線和支援第八代底板的生產線,並已拿到了工廠用地 (圖)。SVA目前正在利用與NEC的合資企業——上海廣電NEC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Shanghai SVA NE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在支援第五代底板的生產線上生產電視液晶面板(參閱本站報導4),同時還利用與富士軟片合資的上海廣電富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SVA-FUJIFILM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生產彩色濾光片。
此次上廣電在探討引進液晶面板生產線時,考慮到夏普有六代底板生產線的實際運營經驗,並考慮到引進六代線有利於說服夏普對第八代生產線進行投資,所以才選擇了夏普作為合作對象。
夏普如果做出出售支援第六代底板的生產線,並在中國生產液晶面板的決定的話,將會帶來以下影響。首先會促進目前在中國國內正計劃上馬的液晶面板項目。另一個影響就是包括南韓、台灣面板廠商在內,在中國的液晶電視製造估計會大為加速。(記者:加藤 伸一)
2009年2月26日
家電下鄉貢獻面板營收僅?%
【聯合晚報╱記者張家豪/即時報導】
2009.02.26 12:26 pm
外資瑞信證券今日指出,中國「家電下鄉」計畫,主要適用售價在2000元人民幣以下產品,以液晶電視來說,約當26吋以下機種。該機種目前約佔中國18%市佔率,因ASP(平均銷售價格)低,以銷售金額統計,市場大餅10-15%。而台灣面板廠來自中國市場營收貢獻約15-20%。由此推估,對台系面板業者的營收貢獻度,僅約?%。
2009年2月25日
中國政策:彩電產業戰略轉型產業化專項
(華映:YA!)
產業結構調整是這次政策的核心重點。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CRT生產基地,70%產地在中國的TV都還是CRT TV,在現今TFT-LCD技術成為主流FPD技術之際,CRT龐大的產能與從業人員要何去何從(參考:CRT TVs in China: Live or Die?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在這次的產業轉型政策中,希望LCD/PDP/OLED產業鍊能夠建起來,而將CRT轉型成數位化高解析度產品,加速讓FPD取代CRT。
現在中國政府希望台韓日面板廠商能夠移轉前段生產線到中國境內。只有前段生產線落腳中國,才能吸引上游業者與設備業者,建立產業聚落。問題是,如同先前我一再提起的,台灣與韓國LCD廠到中國設立生產線的誘因不夠大,因為生產成本的下降靠的是規模與技術,並且需要完整的供應鍊配合,而不是人力成本的節省。前幾天傳出Sharp可能會賣六代生產線,理由不是降低生產成本,而是日元匯率不利出口。
因此,目前中國很難吸引First Tier廠商前往設廠。Second or Third Tier廠商,例如,華映,會積極爭取。但是,Second or Third Tier廠商在其國家的長期經營績效就不佳,拉到中國生產,就會提升競爭力嗎?不過,中國的選擇不多,A beggar cannot be a chooser。我們就看看到今年中,中國會爭取到哪些外國廠商前往投資吧!
一、主要任務
以支援彩電產業結構調整、打造相對完整的平板彩電產業鏈為目標,以著力提高自主發展能力為核心,以面板重大建設項目為牽引,兼顧目前主流顯示技術及未來發 展,通過國家支援和引導,做大做強彩電整機產業,完善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鏈,增強我國彩電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引導規劃內TFT-LCD、PDP及其他 新技術產品生產線建設,形成持續開發和生產能力;支援平板彩電骨幹企業完善新型平板顯示整機工藝、模組一體化技術研究開發環境,加強共性技術研發;鼓勵以 平板顯示骨幹企業為龍頭,帶動上游關鍵配套材料、模組零部件及工藝設備的產業化,提高國內配套能力。
二、專項重點
- 32吋以上平板電視:TFT-LCD、PDP面板模組與整機的融合設計及產業化,整機節能環保設計與產業化。
- 新型高解析度CRT電視:數字電視高解析度新型彩管和玻殼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包括納米著色熒光粉、分佈式組合場電子槍透鏡、精細節距陰罩、高解析度DCFL電子槍、輕量化玻殼、薄型短頸節能彩管等。
- 六至八代TFT-LCD液晶面板模組生產工藝技術及產業化。
- 八面取PDP面板模組生產工藝技術及產業化。
- OLED(重點是AMOLED)面板及模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六至八代TFT-LCD液晶面板配套件及材料:混合液晶材料,光學薄膜,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高精度光刻掩膜版及其基材,感光性電極漿料,平板顯示用化學品,驅動IC, 新型背光源,靶材等。
- 八面取PDP面板配套件及材料:玻璃基板,感光性電極漿料,熒光粉,玻璃粉,排氣管,PR膠,濕化學品,濾光保護膜,驅動IC等。
- OLED配套件及材料:玻璃基板,發光材料,濾光片,光刻和蒸鍍用掩膜版,封裝蓋等。
2009年2月24日
旺旺說你會旺,你就會旺
這篇分析報導提到一點很有趣的觀察:AUO+CMO消息一出,導致LGD 23日股價收盤時上漲5.1%。見下圖A034220 23日的股價表現:

為什麼漲?韓國的分析師說:
LG Display rose 2.05 percent on expectations of strong first-quarter results.韓國分析師認為LG Display會漲,是因為LG Display第一季的業績預期走強。
"First-quarter TV panel sales are surging as LG Display's top clients are increasing market share and LCD TV demand is growing in China," said Jeff Kim, a Hyundai Securities analyst who raised the brokerage's rating on the company to "buy" from "marketperform."
大家都喜歡把股票漲跌歸因於單一因素。或許,是陳泳丞說的對,或許是Jeff Kim說得對,但是,誰知道?理由百百種,大家只是拿一種最能配合自己觀點的理由來做文章。要扯誰不會扯?照台灣媒體的程度,就算寫出LG Display的上漲是因為陳水扁不再絕食抗議司法不公,我也不會太訝異。
更何況,套句陳泳丞的話來說,韓國的LG Display會不會漲?也該是韓國的分析師來說,怎麼會是中國時報的記者說得算?
工商時報 2009.02.24
昨日面板業很熱鬧,除了日本夏普傳出要賣廠給大陸上廣電之外,南韓時報也報導台灣的友達、奇美電又重啟合併談判。一時之間又把大家最關心的台灣高科技產業合併議題給拱上檯面。
實際上友達跟奇美電到底該不該合併?已經是個老掉牙的題目了,不過若是認真去看面板雙虎合併的效益,恐怕答案不會是正面表列的那一邊。
但是有個有趣的狀況倒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到底友達跟奇美電合併好不好?昨天南韓報紙一丟出台灣雙虎可能合併的消息,立刻讓韓國LGD的股價有了反應,終場上漲了5.1%。為什麼漲?答案很簡單,因為台灣雙虎若合併,只會樂到南韓兩大面板廠三星與LGD。
如果純粹只從產能的觀點來看市場佔有率(以玻璃基板面積為計算基礎),三星大約是23.8%、LGD大約19.3%,台灣的友達與奇美電大約各16.2%與14%,表面上看來好像友達與奇美電一合併,立刻產能變成全球第一大、超過三成,但問題來了,出了這種「不幸」的消息,怎麼LGD股價會上漲?
原因在於,在產能過剩的現在,其實大型面板廠合併會是一種災難,尤其是台灣的面板廠缺乏自己下游的品牌出海口,兩家大面板廠合併後,產能是一加一等於二,但是客戶結構重疊,產品的市佔率絕對會是一加一小於二的結果。
也就是說,不管友達跟奇美電是誰併了誰,一合併之後,恐怕立刻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決定到底要關哪些廠?且要裁一大堆人,而且原本兩家公司在產品的合計市佔率上,恐怕也會大打折扣,這樣當然會樂到南韓的競爭對手,所以昨天LGD股價當然漲。
以目前台灣的面板業狀況來說,穩定求生是最重要的事情,設法與大陸需要面板產能的策略去掛勾,則是短中期要趕緊做的第二件事,這時候貿然合併,只會造成混亂。
更何況,套句台灣面板高階主管的話來說,台灣的面板廠要不要合併?也該是台灣的中國時報來報,怎麼會是外國報紙這些外人來宣傳呢?
2009年2月23日
友達+奇美=…
友 | 達 | |
奇 | 奇友 友奇 | 奇達 達奇 |
美 | 友美 美友 | 達美 美達 |
好像沒有一個好聽的。
我建議,仿TSMC,取成Taiwan Panel Manufacturing Company=TPMC好了~
兩家合併的風聲真的傳蠻久的。兩家若是合併,對整個產業都是好事,over capacity的情況會改善。之後,幾頭巨獸分別是:AUO+CMO、Samsung(+Sony)、LG、Sharp(+Sony)。
合併之後,AUO+CMO還是專業的面板廠,不過,還是沒有解決現階段沒有品牌廠支援的情況。不過,有了龐大的產能,AUO+CMO會成為沒有面板產能品牌廠商的首選,這就真的很像TSMC的晶圓代工模式了。
LCD Makers to Benefit From Taiwan Consolidation
By Kim Yoo-chul
Staff Reporter
Along with the memory chip sector, the global flat-screen panel industry is facing a major consolidation, with Taiwan's leading LCD panel makers engaging in detailed M&A talks to increase profitability.
Analysts and industry watchers say such moves, if realized, will help Korean LCD panel duo Samsung Electronics and LG Display raise their global market shar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MO) and AU Optronics (AUO) have restarted the merger talks to get through the economic downturn," an industry official told The Korea Times Sunday.
"Still, executives at CMO and AUO are talking to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discuss government assistance and industry consolidation to ride out the current downturn amid mounting losses,"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who didn't elaborate further.
Spokesmen for Samsung Electronics and LG Display declined to comment.
CMO is the world's fourth-largest flat-panel maker by revenue and Taiwan's second-largest after AUO.
In December,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said it would welcome a consolidation of the island's flat-panel makers as a way to help unprofitable companies in the beleaguered sector suffering from massive losses.
According to market research firm DisplaySearch, the global shares of AUO and CMO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last year were 12.8 percent and 11.4 percent, respectively.
Industry leader Samsung Electronics captured 29.1 percent in LCD panels, followed by LG Display, with 24.7 percent.
"Prices of LCD panels have been showing a slight turnaround since January. But that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struggling Taiwanese LCD makers will go to the black due to weaker client channels," another industry source said.
"Massive operating losses are expected for them in the first quarter. A large scale is pretty important for LCDs. Different corporate culture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are minor issues. Survival is more important," the source said, adding that the South Korean players raised their market share during the fourth quarter, while Taiwanese makers lost some 4 percentage points.
During the fourth quarter, AUO posted a record drop in quarterly sales, falling 42.6 percent to $1.8 billion.
Meanwhile, the two Taiwan companies put workers on unpaid leave from the end of last year, as they idled production facilities due to deteriorating global demand.
The possible industry consolidation is forecast to lift Samsung and LG Display.
Unlike cash-burning Taiwanese players, LG Display is holding 3.42 trillion won in internal reserves, meaning the company is ready to produce more advanced panels.
A Samsung spokesman declined to comment on the internal cash reserves of Samsung's LCD business.
LG Display CEO Kwon Young-soo earlier said it would boost utilization rates in its LCD facilities to 100 percent in March. Samsung also plans to sell 22 million LCD TVs this year ― an increase of 10 percent from 2008.
Samsung plans to slash its investment in LCDs by some 40 percent to below 2.5 trillion won over 2009.
Although Samsung's LCD division posted its first-ever operating loss during the fourth quarter, it still has room to offset falling profits due to strong client channels, such as Sony and Dell.
LCD panels are widely used in TVs,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high-end portable devices.
"If the situation gets worse for Taiwan LCD makers, the government may consider moving LCD lines in Taiwan to the mainland," Ahn Hyun-seung, an official at DisplaySearch Korea, said.
yckim@koreatimes.co.kr
| ||
正當本周由經濟部主導的DRAM整合將有初步定論之際,國內雙D的另一D產業—TFT-LCD面板產業,今日傳出台灣TFT-LCD雙虎—友達(2409)、奇美電(3009)已重啟合併談判,台灣面板雙虎將合併? 今日上午南韓早報指出,台灣兩大面板龍頭—友達、奇美電重啟合併談判,台灣面板兩虎將合併?友達上午表示,友達以開放的心胸看來待,只要對整體產業有利, 採開放態度,對此項傳言持不否認態度。奇美電上午也表示,該公司亦採開放態度思考產業的未來,但目前沒有任何具體的合併計劃。不過,因奇美電創辦人許文龍 日前指出,奇美電隨時可以換老闆。由於兩兆業者對合併採取開放態度,使得台灣面板兩虎合併的可能性與可行情,正逐漸增高。 兩個月前 傳合併 沒結果 事實上,友達與奇美電的雙虎談合併,早在去年12月份時已傳出,當時,友達、奇美電的12月份營收降至新低,而產能利用率降至50%以下的新低,奇美電更 甚至一度跌破40%。不過,後因大陸家電下鄉政策,送給友達、奇美電20億美元的面板採購優先權,為面板雙虎雪中送炭,因天降甘霖後,反而使得面板雙虎獲 得喘息,在大陸急單下,暫緩談合併。 奇美電創辦人許文龍去年底日前接受平面媒體專訪時表示,自己沒能力把奇美電經營好,讓很多人面臨失業,他感到很痛苦,奇美電隨時可以換老闆,許文龍認為面 板業不是奇美的,如果奇美沒有能力扶持就請別人來扶,老闆可以請別人來做,不一定要許文龍。奇美電裁員讓很多人沒頭路,許文龍說,其實他也很痛苦,不過公 司未來暫時還沒有整合計畫。 另今日市場傳出日本夏普準備把旗下六代廠賣給大陸上廣電,以日本夏普在不堪營運虧損與日圓升值重創的壓力下,近期傳出將與上廣電攜手,準備將位於三重縣龜山市的六代廠整廠技術(包括人員)輸出。 奇美電子總經理何昭陽表示,此舉將使過去幾年來全球面板業維持的恐怖平衡被摧毀,我國政府與業者都應該正視這項中日合作所可能產生的產業板塊移動效應與衝 擊。友達總經理陳來助則表示,過去以來夏普要與大陸業者合作的消息已經傳過太多次,目前正密切注意此事發展。但這項傳聞可能引動面板雙虎整併的意願。 李焜耀:面板景氣將好轉 【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 面板景氣第一季就是谷底?今日面板龍頭友達光電 (2409)董事長李焜耀表示,面板景氣將是其他次產業中最快觸底者,且認為面板景氣將逐季好轉。大同華映 (2371)董事長林蔚山更進一步表示,今年面板景氣在第一季、第二季觸底,將逐漸好轉。 對於近日韓元貶值幅度大,使得新台幣與韓元在幣值競賽,使得台灣面板廠的競爭力上低於韓國,威脅台灣的面板產業,友達董事長李焜耀今日上午以「還可以吧!」說法回應。 【2009/02/23 聯合晚報】 |
| ||
全球金融風暴導致台灣最引以為傲的兩兆元產業—半導體、面板最先動搖,今年只剩下一兆元都不到。DRAM本周由經濟部進行整併,而TFT-LCD面板雙虎傳出重啟合併談判,台灣兩兆元產業紛紛被迫進行整併,以力求生存。 今日由南韓傳回的消息,台灣兩大面板龍頭—友達、奇美電重啟合併談判,台灣面板兩虎將合併。今日不論友達、奇美電都採開放的心胸看來待,認為只要對整體產業有利,都有空間。過去,面板雙虎談合併,根本不可能,但是,這一次,可能性相當的大。 一位面板業重量級人士表示,友達、奇美電其實一直在談合併事宜,而且,是以友達光電為主導者,而且認為,此次友達、奇美電的整併成功的機率,將超過50%以上。 面板雙虎,龍頭與龍頭要談合併,主要的關鍵在於,經過這一次的全球金融風暴與經濟不景氣,發現面板產業已從單純公司與公司的競爭,變成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 爭關係。這一次,面板空頭景氣來臨時,全球四大面板廠,剛好一分為二,在台灣的面板廠單純的是面板業,而韓國的二大面板—三星與LGD,都是面板加下游的 品牌組合,在需求急減下,各家先用自家的面板,加上韓元的貶值,使得台灣面板廠去年第四季面臨嚴峻的挑戰下,友達、奇美電去年第四季各大虧266億元、 314億元,雙雙創下歷史單季虧損新高。 而去年中國家電下鄉,送上20億美元給台灣雙虎,原本以為台、中結盟有利對抗韓國,但是,今日傳出日本Sharp要賣6代線給上廣電,使得聯中抗韓的策略再遭改變,台灣面板產業自立自強,團體力量大才能衝破面板產業的桎梏。 事實上,自1997年成立的新興產業面板,每一次的空頭循環中都會有購併案,而每一次的購併案都令台灣的面板產業更強,一直走到今天全球前四大,且差一步,就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大。 而這樣的購併都以友達為首,當時還叫達碁 (友達的前身)於2001年左右購併了聯電集團的聯友光電,合併為友達,將友達直接推升為台灣前三大;之後2005年,友達併購廣達集團的廣輝電子,直接 變成第一大,至此,確立友達台灣第一大面廠。友達的每一次的合併都相當成功一如今,傳出友達要併奇美電,兩家合計一年超過7500億元的營收,成為台灣的 超級大廠。 TFT-LCD的整併沒有像DRAM那麼難,因為,雙虎TFT-LCD的技術生根發展,近幾年的發表技術已與國際大廠並駕齊驅,分析師表示,若友達購併成 功奇美電,成為台灣第一大之後,短期友達首先要面對的是奇美電高負債比例,以及重複的產能與產線整合。但面板長期發展需要成龐大的資金,還有面對韓國、中 國國家政策品牌與採購支持。 【2009/02/23 聯合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