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背景說明
延續過去對於台灣與韓國兩地生產模式的印象,台韓在面板產業的競爭也被視為「網絡生產」與「垂直整合」的生產模式競爭。但這種過度簡化的二分法,無助於策略擬定,更可能影響競爭力的消長。
二、事件影響與衝擊說明
過去,韓國企業的經營型態被視為高度垂直整合。垂直整合帶來的內部管理成本提高、缺乏競爭而帶來的無效率、以及快速技術進步使上下游投資斷線等負面效果,亞洲金融風暴時讓韓國企業吃足苦頭。因此,韓國企業逐漸以股權方式進行垂直控制,而不以內部整合的方式獲得規模經濟的效益。同樣的,韓國面板產業一方面大量引入外國零件材料企業(與三星或LG合資),一方面維持一定比例的內製,可看出韓國企業希望一方面能保持彈性,又能有效達到規模經濟效益的思考模式轉變。
台灣的生產模式偏向網絡生產模式,台灣面板產業的發展也是跟隨這種模式。透過廠商專業分工,廠商從學習曲線效果獲得成本降低與規模的成長,並且由於網絡的外溢效果,使得後進廠商以較低的成本進入產業,促使整體產業的規模成長與技術的快速進步,這是過去7年以來台灣面板產業的成長面貌。但是,近年來,台灣一線的面板廠也開始進行程度不一的垂直整合與垂直控制,顯然台灣廠商學習在規模經濟與保持彈性間維持平衡。
因此,台灣與韓國的面板產業已經不是單純的「網絡生產」與「垂直整合」競爭,而是不同學習路徑間的競爭。韓國面板廠商學習從原先的垂直整合下放控制權改以垂直控制,或甚至信賴零件材料商的技術能力,取得較佳的生產彈性又同時享有規模經濟的好處。台灣面板廠商學習在逐漸整合重要零件生產的同時,設計管理機制防止內部生產的無效率,且能不失去外部網絡的支援,而能減少生產鍊不確定性波動並維持故有的生產彈性。
台灣面板產業的競爭力固然與位於生產鍊中心的面板製造廠規模有關,但是核心的關鍵問題是面板製造廠商本身對於經營模式選擇與學習路徑的調整。規模經濟的效益與生產網絡的彈性並非自動就會產生,廠商必需管理並在學習過程中調整。政府應該扮演降低廠商學習過程間的非必要障礙(如基礎設施與政治風險),而非介入廠商的決策過程。
2004年11月19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