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5日

TFT-LCD Panel Capacity (5G and over, 1,000 sheets per month)

請注意該表最下欄的印度IT大廠Videocon投資第六代LCD生產線的訊息。
我目前所找到最新的訊息是2008年8月的新聞「Videocon Industries Will Begin to Produce LCD Panels in 2010」。
我在2006年時,已經聽到Videocon要投資LCD,當時沒有放在心上。
在整理這個產能表時,才提醒我注意Videocon的投資計畫。

Videocon與中國彩電廠商都有滿手的CRT產能,一樣面對CRT技術將被LCD技術取代的困境,但也都有龐大的內需換機市場,因此,急切想要掌握上游的LCD面板產能。自己的市場自己賺,這種想法不難理解。然而,日本、韓國的家電大廠已經在印度市場佈局許久(可以去看看常務島耕作第四集與第五集),Videocon的LCD TV要在眾多強大品牌中(而且還很便宜喔)突圍,並不容易。更何況,Videocon過去沒有LCD生產經驗,第六代生產線的面板成本很難壓低,因而整機的LCD TV沒有打價格的本錢。



Source: MIRAE ASSET RESEARCH, Feb 25, 2009

3Q06-4Q08 Large Size LCD Shipments by Suppliers

Quarterly Large Area TFT-LCD Module Shipments by Suppliers and Applications (10.4” and over)



Source: MIRAE ASSET RESEARCH, Feb 25, 2009

NEC LCD:昨日與今日

今日的NEC LCDNEC關閉鹿兒島面板生產線

98.03.05 08:38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陳泳丞/台北報導

繼夏普之後,又一家面板廠關閉舊世代生產線,日本電子大廠NEC打算重組目前困窘的LCD業務,擬在年底前關閉位於鹿兒島的面板廠。

受到日圓升值、以及台韓面板廠以新世代生產線切割中小尺寸面板的影響,日本面板廠競爭力快速流失,前五大中小尺寸供應商中只剩下夏普一家日商,其餘均是台韓廠商的天下。

NEC位於鹿兒島的第一條TFT面板生產線早在1990年就開始投產,採用的玻璃基板尺寸是300毫米X350毫米的一代線,當時投資金額約200億日圓,月投片量僅2萬片。後來又投資建置一條360毫米X 465毫米的生產線。

昨日的NEC:日本LCD廠商生產與投資之實績與計劃(單位:億日圓)
資料來源:日本LCD產業最新發展,MIC 1996

NEC在1996年之前的LCD事業,無論在生產或是投資都是業界前三名。
NEC不只是LCD的投資,PDP、CRT都有玩,橫跨主要的顯示技術。
然而,今天的顯示產業,已經沒有NEC的位置了。

生產
公 司 93年度 94年度 95年度(計劃)
Sharp 1875 2350 2350
東芝 550 1100 1000
NEC 420 750 1000
日立 300 600 700
鳥取三洋 275 488 600
Casio 370 370 430
HOSHIDEN 265 330 392
松下 260 300 500
Citizen 220 180 180
京陶 43 130 200
合計 4578 6598 7352

投資
公 司 92年度 93年度 94年度 95年度(計劃)
Sharp 200 280 420 500
東芝 100 300 500 500
NEC 120 250 300 300
HOSHIDEN 60 120 70 140
三菱電機 110 110 130 400
富士通 0 70 30 300
其他 320 370 350 360
合計 910 1500 1800 2500

MIC另一個資料,涵蓋1993-1996間日韓台廠商的LCD投資金額:

WiMAX:感謝台灣政府一路相挺

“易力信台灣區總經理岳漢森(Stefan Johansson)今(3)日表示,雖然該公司並沒有對WiMAX持負面看法,但是從市場現況而言,LTE的確會後發先至原因即在於一項技術的普及與否,取決於經濟規模、與設備的互通性及漫遊能力。而單是從經濟規模看來,生態系統中的行動電信業者和電信網路設備商多偏好LTE。因此該公司預計到了2014年,LTE的市場規模即會超越WiMAX。”(source:易利信:行動寬頻競賽 WiMAX敗在經濟規模
“不論是HSPA、WiMAX還是LTE,速度可能是這三者最容易被拿來做比較的地方。不過台灣易利信總經理岳漢森(Stefan Johansson)認為,如果要評斷誰能夠成功,速度可能不會是最好的比較條件,且技術也不會是最關鍵的要素。……同樣的,他認為WiMAX和LTE最後誰勝誰負的關鍵也在於誰能發展出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有沒有對應的服務和裝置是能不能產生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岳漢森認為,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想要的就是便宜、能夠順利互連、好用的東西。”(source:易利信:行動寬頻的成功關鍵不在速度
3月2日時,舉了WiMAX為例,談政府要扶植產業競爭力本質上是沒人負責的賭注。
很不幸的,台灣賭WiMAX賭很大,但是相關業者都已經是「人在曹營,心在漢( 國內WiMAX業者開始考慮LTE銜接問題 )」了。
以下這段摘自電電公會。當你看到政府還持續燒錢在WiMAX上,心裡幹不幹?
台灣自2004年起由經濟部輔導推動M-Taiwan行動台灣計畫,五年投入70億元資金目前已投入63到64億元資金進行WiMAX扶植計畫,並將於今年底結束,下階段將由馬政府主導的「智慧台灣」所包含的智慧生活計畫接棒,計畫加碼投入45億元,持續發展WiMAX無線寬頻網路,重點也將轉向連結終端設備CPE、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及應用服務,並列入我國新十大建設中通訊領域的重點發展項目。
別再相信政府扶植產業的神話了!
台灣政府先前投資WiMAX,等於實質上補貼Intel的研發與行銷;現在全球的電信大頭開始遊說台灣政府轉向扶植LTE。為了與「國際接軌」,我相信政府真的會投錢下去搞LTE。在WiMAX被扒一次皮之後,很快的,我們又可以看到台灣政府被LTE扒一次皮。
很多人選擇性地看待過去政府的產業扶植政策,只看那些成功的例子。
而在看那些例子時,卻忽略了「機運」,而全然相信人定勝天的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