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28日

整體產業-技術進步率與資本累積

主計處有編製產業關聯表,3年編一次,目前最新的是88年表(http://www.dgbas.gov.tw/dgbas03/bs6/nsecond1.htm)。產業關聯表作的是所謂的『投入產出分析(input output analysis)』,這可是Leontiev的貢獻(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喔!)。 

不過,好像知道投入產出分析的人不多,可能是常用產經的教科書中比較少編入這些內容。如果想要知道比較詳細的分析,上主計處的網站看所編製的講義。 投入產出分析大表中有一塊是所謂的『附加價值部門』,從生產總值扣除中間投入即為新創造價值。個別產業的中間投入率愈大,表示該產業生產所須耗用的中間產品價值較大,所創造之附加價值因而較小,屬製造型產業。以88年表來看,資訊產品部門的附加價值率跟食品加工差不多,都是18%。所以…我國高科技產業的全名應該是“高科技製造產業”,實際上我國高科技產業並沒有創造太大的附加價值。 

多因素生產力統計可以看得更細,投入因素主要含勞動與資本兩項,產出為附加價值(實質生產毛額)。多因素生產力統計可以了解附加價值的來源為何,這也是下面所附的工商時報報導的內容。 

從投入產出分析或是多因素生產力統計,都可以看得出來產業的技術進步程度。比較悲哀的是,台灣這幾年都只能靠資本的投入來換取經濟的成長。這就是Krugman所說的“亞洲經濟奇蹟”實際上就是生產要素的投入,而非技術進步的結果。大陸這幾年的快速成長,也是拜大量的生產要素投入所形成的。 

既然現在我國要推知識經濟,那麼就再看3年後是不是產業的附加價值提高了,技術進步的貢獻提高了,來檢視政府政策的有效性。
-------------------------------------------
科技掛帥貢獻不大 我技術進步率呈現低成長行政院主計處指出,我國近年來雖然科技產業掛帥,但促使生產力提升的能量多來自資本,技術進步的貢獻並無明顯提升,整體非農業部門(工業及服務業)的技術進步率雖在民國九十一年止跌回升,但僅成長○.三三%,顯示生產技術及效率的提升,仍相當迫切。  

主計處甫完成的「多因素生產力分析報告」指出,當資本投入增加、勞動力品質改善、生產效率提升或技術進步,都會使得一國產業的生產力提升,經主計處以模型加以釐清,發現近年來促使台灣生產力提升、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的主因是來自資本的大量投入。

主計處指出,以民國九十一年而言,非農業部門的實質GDP成長四.五%,這項成長率六六.六%來自資本的貢獻,來自勞動的貢獻僅一五.○%,至於來自技術進步的貢獻也只有一八.四%。  主計處指出,民國七○年代後期及八○年代初期技術進步對GDP成長的貢獻高達五成左右,但至八十五年以來貢獻度每況愈下,至民國九十一年已降至一八.四%。 主計處官員表示,台灣雖然近年來雖已由傳統產業升級為科技業,且科技產業產值大為擴增,但從這份評估看來,顯然產值的成長大多來自於資本的貢獻,而來自於技術進步的貢獻遠不如想像得多。  主計處運用兩種方式估計進步率,結果大致相同,非農業部門在民國八○年代前後技術進步成長率約在一%至三%,但八十七年後轉呈負成長,九十一年轉負為正。

于國欽/台北報導 2004.06.28 工商時報
-------------------------------------------
主計處詳細報告下載網址:http://www.dgbas.gov.tw/census~n/five/mfp91.doc

近年資本投入增加為促進實質國內生產毛額成長之主要因素。

台灣地區工業及服務業實質國內生產毛額於75-79年平均成長9.49%最高,逐期降至88-90年之3.33%。就近三年資料觀察,91年實質GDP成長已由90年之谷底攀升。

依各要素投入與多因素生產力對GDP成長之貢獻觀察,多因素生產力對實質國內生產毛額成長之貢獻率最高期間為75-79年之57.15%,80-84年間尚超過勞動、資本投入增加之貢獻,爾後其貢獻率漸趨薄弱,至88-90年貢獻率呈負9.53%。勞動投入對GDP成長之貢獻由71-74年之20.57%降至88-90年之負10.56%,亦呈減緩之勢。自85年以來,GDP成長主要係依賴資本投入增加,88-90年其貢獻率達120.09%,顯示工業及服務業實質GDP成長,於80年代後期對資本投入增加之依賴程度有趨加深現象。就近三年資料觀察,資本投入增加是維繫GDP成長主要因素,三年來均有六成以上之貢獻,而勞動投入與多因素生產力,除於90年高失業率與資本運用效率不彰,呈現對GDP負向貢獻外,且89年與91年之貢獻率均不及二成,且勞動投入之貢獻又遜於多因素生產力。

近年勞動生產力之成長,主要源於資本密集度之增加。

就勞動生產力觀察,在各期間之平均年增率以75-79年最高,達6.53%,而以88-90之4.02%最低。就近三年資料觀察,由89年之4.45%降至91年之3.10%。而勞動生產力成長之來源,在85年以前主要來自多因素生產力之成長,對勞動生產力成長之貢獻率逾58%,而85年以後則主要來自資本密集度(每就業者使用資本量)之增加,85-87年、88-90年之貢獻率分別為53.22%、90.46%,此外,人力利用度(每小時投入之就業人力)在各階段對勞動生產力成長之貢獻,以88-90年間受90年法定工時調降而呈17.46%之貢獻最高,其餘各階段均未超過6%。就近三年資料觀察,勞動生產力成長趨緩之原因,90年係因多因素生產力之衰退所導致, 91年則因人力運用度表現不及89年、90年所致。

2004年6月18日

台灣面板廠商的專利痛腳

一、事件背景說明

夏普要求停止進口台灣液晶電視,雖然此舉造成日本大通路商AEON決定暫時停止與夏普進行交易,使得LCD電視組裝商東元與面板供應商友達並非完全處於劣勢. 但是此次事件卻顯示與過往專利訴訟不同之處,值得予以深究。

二、事件影響與衝擊說明

過去兩年,台灣面板廠商紛紛與日本面板廠商結盟,例如彩晶與日立策略聯盟,華映與三菱電機擴大專利合作、友達入股富士通顯示技術公司,其中的重要目的就是擴大專利保護傘,減少專利與權利金糾紛。但是,此次夏普並非針對面板廠進行侵權行為的訴訟,而是禁止進口台灣製造的液晶電視,從此次事件,以及近來的專利侵權事件顯示三個重要特點:
  1. 日本產官對專利保護的加強:近年來,日本政府、產業界對於專利權保護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廠商高端的製造技術已經不輕易移轉給國外廠商,並對各種侵權行為提出法律救濟。政府則積極以「知識產權推動計劃」針對縮短專利審查時間、仿冒品查扣、以及制訂與技術標準相關的知識產權規則。從日本富士通查扣三星SDI的PDP面板事件中可以觀察到官方的積極態度。
  2. 隔山打牛的專利策略應用:過去的侵權訴訟,多半發生在面板廠之間。即使是富士通申請海關扣押三星SDI的PDP面板,也是發生在PDP面板廠之間。這次夏普的行動,卻是面板廠針對下游製造組裝廠商,禁止進口其產品。直接對下游廠商施壓,迫使下游廠商不使用有侵權疑慮的零組件,這在LED與IC產業都曾發生過,但卻是在面板產業卻是首次。對於有侵權疑慮的供應商而言,這種策略極具效果,一方面藉由下游廠商對於零組件供應商施壓,另一方面讓其他下游廠商心生疑慮,降低與原零組件供應商的合作關係。
  3. 電視用LCD面板複雜技術所潛在的專利糾紛:不同於台灣面板廠商已經熟悉的資訊用LCD面板,LCD電視所採用的影像技術十分多樣與複雜,造成產生專利訴訟的機會也大增。對於剛跨入LCD電視製造的面板廠商,類似的糾紛將來無可迴避。尤其是台灣TFT-LCD生產是屬於垂直分工,如何避免本身及龐大的零組件廠商不慎踩到專利地雷,需要投入更多的協同努力。
以上三點顯示出日本產官的積極、靈活應用專利阻礙競爭者。因此,我國政府需持續追求專利制度的完善,而廠商在技術開發時的專利風險意識也需提昇,以面對LCD電視時代的多樣化專利訴訟。

2004年6月4日

日本政府推動液晶王國王位奪還戰

一、事件背景說明

根據5月28日日經BP的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001年提供153億日元資金預算,由夏普、日立製作所和精工愛普生等20多家液晶關聯企業聯合成立Future Vision(FV),從2003年中期開始,FV在仙臺的研究所引進試產線,目前正在以各公司提供最新開發成果的方式、摸索降低成本的方法,以期實現“每寸低於5000日元”的目標。日本經產省的產業的思維邏輯為何?對台灣產業界的啟示為何?(報導網址:http://202.85.169.139/gate/big5/china.nikkeibp.co.jp/china/news/ele/ele200405280114.html

二、事件影響與衝擊說明

大尺寸平面電視的發展有賴於整體成本的降低,從第五代、第六代的液晶生產世代經驗中發現,零組件技術發展速度不及面板生產,此一限制因素造成目前液晶平面電視的價格高昂。日本經產省成立FV,主要期望不依賴大尺寸化的生產技術,而是以累積的技術經驗與創新來達到成本的降低。簡言之,分析產經省的政策邏輯即為:降低設備、廠房、土地等固定成本投資,破壞現有的高進入障礙;以及技術創新製造新的進入障礙。

大尺寸玻璃基板進行多面取,提高產能,以降低單位成本是目前的主流思維。而依FV與夏普目前所進行的研究,都顯示日本廠商希望建立一次一枚的一貫化生產線來重新定義“液晶電視生產”。也就是說,日本面板產業試圖與現有台灣、韓國通產式(資訊與電視)的模式做一明顯區隔。日本廠商熟知品牌形象的經營需要與優良品質與服務的支持,屬於耐久財的平面電視適合已經有良好品牌形象與品質觀念的日本廠商發展。目前,由於韓國與台灣廠商的產能競賽,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固定成本的提高,造成高度進入障礙。然而,在面板大尺寸化的競賽過程,韓國與台灣面板產業卻仍需日本零組件廠商所提供相對應的新生產技術。零組件的開發實力相當程度決定了產品品質的高低,這也是為何經產省需要集合零組件業者共同思考新的技術開發,以做為開發平面電視市場的支撐。

日本經產省所此次帶領的產業政策成敗尚在未定之天。不過,這給予國內產業政策制定一項好的思考指引。在資訊用面板市場已經為國內面板廠江山之後,複雜的平面電視市場不能單靠廠商以試誤的方式去尋求生存之道,政府政策應該扮演的角色即在於:辨視現有的技術存量與可行的市場區隔,並明確指出生產成本目標,以政策帶領產業結構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