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8日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單純就「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三個策略討論。
廣積糧
此策略不是操之在我。要實現台灣前段生產線,結合中國後段組裝與銷售端,有一個前提是中國面板廠不再投資,或是三者合併。然而,中國三家面板廠,目前看起來還是各搞各的。

中國三家面板廠的行為,混雜了地方山頭政治(上廣電––上海.龍騰光電––昆山.京東方––北京)、經理人私利、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綜合考量。在見到中國中央政府的資金之後,更不會想要三合一,先送申請案把資金搞到手再說。整地、蓋廠、搶政府!
高築牆
這會引起貿易報復大戰。一但中國把台灣納入貿易保護高牆,不讓日韓面板進中國,一個可能的結果:日本韓國不讓台灣的面板進入日韓市場,台灣面板廠產能立即閒置。台灣廠商不可能單靠中國的需求填滿產能。韓國與日本廠商更可以用專利侵權、斷絕技術合作,搞得台灣、中國面板廠哭爹喊娘。

至於,中國能學美國一樣控訴韓日廠商操控面板價格,要罰錢抓人嗎?
日韓廠商馬上說:耶…台灣廠商也有份耶…,告不告台灣廠商啊?還是說,你們已經統一了,所以都是自己人,沒有告不告的問題啊?

之前我也有談過打貿易戰的議題,參考:[本論]中國彩電,你已經死了
美國這次的TFT-LCD價格操控司法調查起碼已經搞了3年以上,證據、證人通通有,讓面板廠連吭都不敢吭。中國想搞美國這一套,除非中國司法獨立,有完整的審判過程,不然,只是造成更大的政治與經濟磨擦。
緩稱王
要不要跟進產能競爭,也不是操之在我。當Samsung與LG比較快復元,可以預期他們也會更快進入8代以上的生產線,再慘,台灣廠商也要咬牙跟進,否則之後要如何與之抗衡?

面板業苦海無涯 大陸是岸
工商時報 2009.02.28
陳泳丞/新聞分析

繼DRAM業之後、台灣面板業也開始如預期地進入財務周轉欠佳的窘境,不過以這一波來看,除了華映要政府伸援手外,其他廠商都還按兵不動。倒是政府對於面板產業後續的態度以及產業策略,會變成影響長遠競爭力的關鍵。

以現在日、韓、台與大陸的面板產業態勢來看,台灣借重大陸的內需與鼓勵產業發展策略,可能會是比較好一點的解決方案。

因為現在全球面板產能是過剩狀態,大陸仍在積極佈局面板完整供應鏈的計畫,如果台灣可以適時結合大陸的核心戰略,以現有台灣的前段面板產能,結合大陸的組裝、品牌與通路,可以互相需要、創造雙贏,大陸也不必急著立刻決定面板到底要蓋幾代才夠?台灣的面板與大陸的系統廠至少可以在這一波低潮 中,少虧為贏、做到「廣積糧」。

下一步,如果大陸狠一點,真要扶持本地(含台灣)的顯示器產業,在現在這種全球景氣欠佳、貿易保護主義日盛的氛圍下,把台灣拉進去後,再築起貿易保護的高牆(美國也不做面板,還不是照常一天到晚告人家操縱價格要罰人家錢?),其實要把日韓競爭對手擋在外頭,也不見得辦不到。這是「高築牆」。

至於過去這10年來,大家都在拼命喊擴產、搶建更大尺寸TFT生產線,要用市佔率把競爭對手擠出市場的舉動,看來是可以先不用去想了,活下去再說。這是「緩稱王」。

一位本地的面板零組件業者說得很好,面板業是一種百年未見過的特殊產業,「資源有限但投資卻無限」,以現在的投資規模來說,如果要作老 大,每年投資一千億是跑不掉的,一千億這種數字,在以前的石化業裡,可能投一次可以撐十年,哪有每年都要投一千億這種嚇死人的數字會發生?

戰國時的越國名相「范蠡賣馬」點子可能可參考。當時南方缺好馬,要從北方往南運,但沿途強盜一堆,馬運不成,因此范蠡找上有勢力的麻布商 人(貨從沒被搶過),表示可以免費幫忙運布,這一來,良馬與布都順利到達南方,皆大歡喜。現在如果用在台灣與大陸的面板產業身上,搞不好會是一種各取所需 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