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5日

WiMAX:感謝台灣政府一路相挺

“易力信台灣區總經理岳漢森(Stefan Johansson)今(3)日表示,雖然該公司並沒有對WiMAX持負面看法,但是從市場現況而言,LTE的確會後發先至原因即在於一項技術的普及與否,取決於經濟規模、與設備的互通性及漫遊能力。而單是從經濟規模看來,生態系統中的行動電信業者和電信網路設備商多偏好LTE。因此該公司預計到了2014年,LTE的市場規模即會超越WiMAX。”(source:易利信:行動寬頻競賽 WiMAX敗在經濟規模
“不論是HSPA、WiMAX還是LTE,速度可能是這三者最容易被拿來做比較的地方。不過台灣易利信總經理岳漢森(Stefan Johansson)認為,如果要評斷誰能夠成功,速度可能不會是最好的比較條件,且技術也不會是最關鍵的要素。……同樣的,他認為WiMAX和LTE最後誰勝誰負的關鍵也在於誰能發展出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有沒有對應的服務和裝置是能不能產生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岳漢森認為,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想要的就是便宜、能夠順利互連、好用的東西。”(source:易利信:行動寬頻的成功關鍵不在速度
3月2日時,舉了WiMAX為例,談政府要扶植產業競爭力本質上是沒人負責的賭注。
很不幸的,台灣賭WiMAX賭很大,但是相關業者都已經是「人在曹營,心在漢( 國內WiMAX業者開始考慮LTE銜接問題 )」了。
以下這段摘自電電公會。當你看到政府還持續燒錢在WiMAX上,心裡幹不幹?
台灣自2004年起由經濟部輔導推動M-Taiwan行動台灣計畫,五年投入70億元資金目前已投入63到64億元資金進行WiMAX扶植計畫,並將於今年底結束,下階段將由馬政府主導的「智慧台灣」所包含的智慧生活計畫接棒,計畫加碼投入45億元,持續發展WiMAX無線寬頻網路,重點也將轉向連結終端設備CPE、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及應用服務,並列入我國新十大建設中通訊領域的重點發展項目。
別再相信政府扶植產業的神話了!
台灣政府先前投資WiMAX,等於實質上補貼Intel的研發與行銷;現在全球的電信大頭開始遊說台灣政府轉向扶植LTE。為了與「國際接軌」,我相信政府真的會投錢下去搞LTE。在WiMAX被扒一次皮之後,很快的,我們又可以看到台灣政府被LTE扒一次皮。
很多人選擇性地看待過去政府的產業扶植政策,只看那些成功的例子。
而在看那些例子時,卻忽略了「機運」,而全然相信人定勝天的鬼話。

1 則留言:

  1. 好文轉貼:
    徐昌生:依靠规划来振兴产业其实得不偿失
    March 2, 2009 – 22:18

      国务院继推出了钢铁、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后,紧接着又推出了纺织和装备制造业规划,媒体报道还会源源不断地有十大产业规划火线出炉。据有关行业专家解读,这些规划将促使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得到快速复兴,而重点产业的复兴又将成为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因而大大地鼓舞国人的斗志与信心,这从有关企业的股票近期在股市里不断地翻红便能得到印证。

      只是在下愚钝,倘使通过制订规划便可以振兴产业,何不对全中国的产业进行全面盘点,制订一个千大产业规划,抑或是干脆制订一个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全面振兴规划,中国的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发展减速问题岂不迎刃而解?

      或许有人会争辩,我们的力量有限,全面拯救只能蜻蜓点水,这将导致一个都救不了,而好钢用在刀刃上,通过重点产业的振兴可以带动经济的全面复苏。是的,这的确是十大产业规划编制的目的,也许就是规划书上的第一条。然而,经济学反复告诉我们,一项政策的好坏,并不能只看制订它的动机,更要看实施它的结果。

      倘若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恰恰相反,重点施救也许的确会使一个或者几个产业站起来了,但却可能会使千百个产业因此倒下去。当然,说倒下去可能有些夸大,但说它妨碍了其他产业发展则是毫不夸张,说它伤害了整体经济也绝不是危言耸听,您若不信,让我们以已经公开了的汽车规划为例择其主要措施做个分析。

      一是减少税费和增加补贴。国家拟对1.6升以下排量的车辆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对农村购买1.3升以下的微型车予以补贴。这条的本意是既鼓励大家消费油耗小的车辆,又刺激了汽车业的发展。问题是,只减少小排量车购置税,这对那些生产大排量车的企业是否公平?大排量车耗油虽多,可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和更安全的性能,同样也为财政提供了税收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就算是大排量车浪费能源,任由它自生自灭不值得同情,那么对微型车进行购买补贴,这对摩托车企业是否公平,摩托车比微型车更加省油;这对自行车行业是否公平,自行车根本就不耗油。需知,大排量汽车、小排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它们都是互补性行业,特别支持了其中一个,意味着其他的产业受到了抑制,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挤出效应。

      二是支持企业重组。企业重组说穿了是企业之间的股权买卖,这当然是好事,因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让优秀的企业来兼并落后的企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问题是,重组本是市场行为,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顺势而为无可厚非,可是规划却提到,要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难道小的就不支持?大的就一定比小的有效率?大有可能弱,小有可能强,这是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常常碰到的现象。这些年来,多少优秀企业因为政府的“拉郎配”盲目扩大规模,致使不堪重负而倒闭,难道教训还不够多吗?再说,其他产业的企业重组要不要同样的支持呢?假如支持,大家一样就无需专门制订规划;假如不支持,凭什么偏重汽车而偏废其他呢?

      三是支持自主创新。国家拟在今后3年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使我们的汽车企业今后也象微软英特尔那样,因为技术垄断而获得超额利润或者拥有核心技术而不有求于人,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目标。问题是,企业不用自己的钱来做事能做好吗?到时为了争到这些钱,什么样的千奇百怪的技术都有可能被研究被夸大被上报,至于资金是否真的会被用在研发上,或者研发的技术是否会被市场接受,这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另外,这些钱有多少会被克扣,又会滋生多少腐败,不免让人心生忧虑。更让人充满疑窦的是,为什么汽车技术的研发值得国家来买单,难道没有被规划行业的技术研发就不重要吗?

      四是支持新能源汽车。国家准备安排专项资金,让节能汽车在大中城市推广时给予大量补贴,据悉电动汽车每台最多可获5万元补贴。这是一条让人莫名其妙的政策!电动汽车需要补贴才能维持正常运营,说明电动汽车固然能够节能,但却并不省钱。节能而不省钱,说明新能源汽车可能是材料精贵,也可能是工艺复杂,还可能是产品有缺陷,虽然能省油,但是综合起来考究说明与燃油汽车相比没有优势,在现阶段并不值得推广,尤其是在目前国际油价不断走低的时候。如果我们采用补贴的办法,强行推广电动汽车这一类新能源汽车,表面上看是节省了石油,可实际上我们浪费了更多的钱财,而浪费了更多的钱财的本质就是浪费了更多的非石油资源,如材料、工艺、人力和煤炭等,因为,在一个价格自由的社会里,钱和物是对应的,钱能买到物,浪费了钱就是浪费了物。节能只是节表象,节钱才是节根本。假定新能源汽车真的采用补贴的方式在中国被全面推广,那么,中国将大量地减少对世界石油市场的采购,却闷头在家花更多的钱来使用煤电和其他资源,其后果就是一方面我们花更高的代价使用了国内的宝贵资源使它们更加紧缺,另一方面却促成了世界石油市场的不断降价而将物美价廉的石油能源拱手他人。

      五是支持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是政府让利于企业,这是政府开明的表征,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一,破坏了企业发展的公平环境。税收是政府的必要开支,也是企业需要政府服务的成本,出口企业并没有因为给外国人生产就不需要本国政府的服务。一个要纳税,一个不纳税,没有公平的税收政策企业公平竞争从何谈起?其二,引导产业向更加畸形的方向发展。同样的条件,对国内生产不挣钱,对国外销售因为退税而获利,这必将使得更多的企业将眼光盯着国际市场,在中央政府为启动国内需求而大费周折煞费苦心的时候,我们的政策却鼓励国内的产业继续把目光盯着国外,这与我们的救市本意正好背道而驰。退税的本质是政府人为地帮助企业降低了产品的价格,而降低产品的价格恰恰会导致资源分配的错位,这是经济学常识。其三,违法猫腻继续增多。由于存在着这一政策,许多厂家与境外企业故意联手骗税,有的甚至发展到专门以此业为生,其诈骗金额往往数字巨大,有关部门防不胜防。骗子固然可恶,但不合理的制度也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以上仅是针对汽车产业规划的粗略分析,如果我们把其他产业的规划中提到的有力措施都一一过筛,我们还会发现许多貌似公平合理实则妨碍他人的政策隐身其中,这些政策对于被规划的产业来说当然是福音利好,可是对于其他的行业来说未免不是凶讯利空。当这些被规划的产业依据这些规划逐步走向强大之时,正是其他未被规划的产业被这些规划所伤而走向衰弱之日。

      产业规划有如此众多的毛病,然何又能接二连三地被炮制出来呢?在下猜想,被规划的产业部门利在其中。公共财政有越多的钱投向某个行业,意味着某个行业主管部门的权力就越大,巨大的利益必定会促使他们描绘出美妙绝伦的产业前景来游说最高层,而这些前景也的确能够发生,只是他们对其他产业的伤害绝对只字不提。

      什么时候政府能够对某个产业施以援手?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当这个产业因为某种原因受到打压或歧视时,解除这些打压与歧视时政府可以理直气壮,因为这将使市场回归公平竞争的本来面目,就象取消某些地方禁止小排量车营运的政策之类,或者什么时候整个汽车行业取消车辆购置税也算。

      有关部门打着振兴重点产业的旗号,通过制订所谓产业规划的手段,利用公共财政的资金,赤裸裸地扶助他们心中有价值的产业或企业,本质上与当年的计委确立应该发展什么项目并无二样,与举国体制来培养几个冒尖的运动员到奥运会上拿冠军如出一辙,是计划经济在新形势下的乔装打扮改头换面而已。

    本文地址为:http://chinaeconomist.org/archives/474.html 欢迎向您的朋友推荐此文。

    回覆刪除

Leave your comments or Send email to me (sonicsonicsonic@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