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5日

微形顯示背投影電視堀起 PDP電視前途黯淡?

一、事件背景說明

PDP電視一直以來被視為是40吋、50吋以上螢幕的最佳選擇。但是,從去年的PDP TV的生產與銷售情況來看,今年PDP TV勢必得面對LCD TV與背投影電視的夾擊。

二、事件影響與衝擊說明

背投影電視(RPTV)一直以來被視為是PDP TV的過渡性產品。但是,2004年RPTV在美國、中國大陸市場的出色表現,讓日、韓電視機製造業者開始改變對於RPTV的「過渡產品」思維(以下分析不包括CRT背投)。

RPTV的特色在於易達到高解析度(1920×1080),且生產成本不隨尺吋放大而增加。唯一較受批評的是機身太厚,且需要底座。不過,最近的技術發展,使得RPTV的底座與機身厚度都得以大幅縮小,這讓以輕薄為特點大尺吋PDP TV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

從供給面來看,沒有PDP生產線的電視品牌廠商、系統廠商,都投入背投影電視的生產線與產品。例如,LCD TV大廠夏普(Sharp),與數位相機大廠佳能(Canon)在今年於北美地區推出背投影電視。新力(Sony)則是掌握HTPS-LCD投影技術的關鍵零組件,並跨足LCOS TV,以補強40吋以上電視產品線。目前,日本廠商除了富士通/日立聯盟、先鋒(Pioneer)、松下(Matsushita)等擁有PDP生產線的三大陣營之外,其餘家電廠商對於PDP TV都持較為保守的態度。此外,LCD TV在台、日、韓6代以上的生產線開能開出的情況下,尺吋的快速成長和低價化,將進一步搶攻PDP TV所佔據的市場。

從需求面來看,美國與中國大陸兩大市場對於RPTV的需求量成長快速。在美國市場,RPTV在所有電視中有近3成的佔有率。在中國大陸市場,40吋以上的RPTV的銷量規模大於PDP TV與LCD TV的總和,達到5%的佔有率。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日本家電廠商改變思維,開始在日本廠商推動RPTV,如傑偉世(JVC)。一但日本市場對於RPTV的接受度提高,將大大影響目前PDP TV的地位。

從供需條件的變化來看,RPTV的快速堀起,已對於PDP有極大的威脅。台灣在PDP生產上的競爭已然落後甚多,但在RPTV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值得產業界與產業政策制定者的關注。

2005年3月11日

TFT-LCD產業發展策略 台灣與中國大陸相互較勁

一、事件背景說明

財稅(2005)15號文的發佈,是中國大陸第一份正式明載扶植TFT LCD產業的產業政策,其內容主要為生產設備加速折舊與進口原物料與設備的關稅免徵。這對於我國面板產業的可能影響為何?以下進行簡要的分析。

二、事件影響與衝擊說明

如同台灣有「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獎勵辦法」來扶植面板產業,中國大陸也有了正式的產業政策來扶植本地的面板企業,台灣面板產業最關心的不外乎是成本競爭力的消長,以及對於現有產業結構的衝擊。

以目前的財稅(2005)15號文的內容來看,面板廠可以在3年內將折舊攤提完畢,以及享有進口原物料/設備關稅抵減,其主要的目的是在提昇中國大陸面板廠的成本競爭力。中國大陸的面板廠商是屬於後進者,必需依靠積極的價格策略來爭取顧客,但由於中國大陸的上游供應鏈並不完整,用進口的零組件成本過於高昂。因此,當處於供過於求的時期,面板價格的急速滑落,將嚴重傷害面板廠商的利潤。對進口原物料及設備施以關稅抵免,的確有助於降低虧損,並拉進與台灣面板廠商的成本差距。因此,在相同生產良率的條件下,中國大陸的面板業者更有企圖以低價的方式與領先的台灣廠商競爭。

官方明定的政策是否會促使TFT-LCD相關業者加快進入中國大陸的腳步?明確的政策出爐,這對於零組件廠商而言或許是一個加速進入的訊號。原因在於,零組件如彩色濾光片、偏光板等仍需許多更上游的原物料投入,原物料關稅減免可以讓這些零組件廠商可以在原物料成本上享有與設廠在台灣一樣的立基點。這對台灣的零組件廠商未嘗不是個好消息,對於資金較為充裕的零組件廠商而言,未來可以在台灣與中國大陸同時建立生產基地,以經濟規模拉高對面板廠商的談判力。在目前前中段array與cell製程因技術性質難以變動生產地點,部份後段的零組件廠有較高的移動性,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優惠政策下,未來可能會出現跨海生產的大型業者。

如今,我國政府也應該開始利用產業政策來扶植一直缺少的重要原物料生產鏈。當中國大陸廠商開始做跟台灣過去相同的事時,台灣廠商必需進行差異化,將具有價值的生產要素緊握在手,強化競爭力。